轮藻相关论文
本文研究的轮藻化石,系我单位孙孟蓉、余静贤及笔者于1976—1979年间,采自内蒙古萨拉木伦地区上白垩统二连达布苏组、上古新统脑木......
准噶尔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古近系的整体研究程度较之盆地南缘同期地层研究精度低、认识混乱,严重制约了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研究。......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为一近菱形的含油断陷盆地。古近纪早期是盆地的稳定沉降时期,形成了一套古新统莘庄组—始新统()......
印度、尼泊尔晚中新世上新世SIWALIK-CHURIA群轮藻化石组合与中国塔里木盆地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伊犁盆地轮藻组合极为接近.据此讨......
轮藻植物属Lychnothamnus(Rupr.)Leonh.自晚始新世即有化石代表,在上新世繁盛且分布广泛,此后分异度降低、分布范围缩减,延续至今......
欧洲东南部巴尔干轮藻植物由于其产地生境的差异及以镶嵌状分布的模式,具有较高的生物分异度,计有44种,归属于现生属Nitella(10),T......
哈萨克斯坦北部已发现26种轮藻植物,其中以Kockchetav丘陵地区最为丰富.轮藻植物生长的盐度范围为0.2-44.9g/L,一般生长于盐度不超......
轮藻植物属Lychnothamnus(Rupr.)Leonh.自晚始新世即有化石代表,在上新世繁盛且分布广泛,此后分异度降低、分布范围缩减,延续至今......
选取白洋淀优势沉水植物轮藻(hara sp.)作为建群种,研究其修复白洋淀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室内模拟实验表明,轮藻群落对水体叶绿素a......
石炭纪轮藻化石比较罕见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盆地井下大量的石炭纪轮藻化石 ,同时发现了南、北两个不同的轮藻植物群 ,这些资料对其......
通过对河南省白垩系轮藻化石特征的研究,按生物学和地层学原理划分了4个轮藻化石生物带,涵盖了白垩系9个阶。其中洛伊地区早白垩世轮......
用不同剂量的Ag+、Pb2+胁迫轮藻,研究其光合色素含量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简称GAP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胁迫效应随重金属......
本文以乳突丽藻(Nitella papillata Han et al W. Q. Chen)雄配子体的藏精器为材料,观察了乳突丽藻的核型.其染色体基数n=9,分裂间......
桂西南那派盆地下白垩统新隆组下段泥质粉砂岩中首次发现轮藻类化石:Flabellochara harrisi、Peckisphaera verticillata,对确定新......
本研究基于在四川雅安采集到的一株特殊轮藻,形态学观察显示其茎与小枝无皮层,小枝分叉,冠细胞两层——这些是丽藻族种类所具有的特征......
轮藻是一类大型沉水藻植物,分布广泛。本文概括介绍了轮藻在杀虫剂、医药业、农业、渔业、环保和其它方面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总结了有......
报道产自新疆天山南麓轮台县吐克尔明地区第三系苏维依组的5属10种介形类化石和2属5种轮藻化石,并讨论其地质时代和上、下第三系的......
潮水盆地青土井群为一套含煤碎屑岩,在盆地东部潮参1井青土井群三段发育大量以Aclistochara占优势的轮藻化石群,其组合特征显示浓......
洪泽凹陷古近系地层发育齐全,介形虫、轮藻、孢粉化石丰富,根据其属种分布规律,建立了E1f-E2s的12个化石组合序列,论述了各门类化......
根据恐龙蛋化石在河南省10余个盆地中纵向上的分布特点, 结合孢粉、轮藻、介形类、岩石同位素年龄及产蛋盆地的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特......
在十万大山盆地北缘的中小型盆地红层中首次发现侏罗纪的轮藻类植物化石。共计2个属,7个种,2个未定种。文章根据轮藻组成特征,讨论了这些......
吐鲁番盆地连木沁剖面侏罗系齐古组的轮藻化石在早年资料中未见提及。后期曾有不同单位多人次对此剖面进行观察实测,除偶有提起见到......
详细研究了首次发现于甘肃花海盆地截大板沟下白垩统下沟组的轮藻化石,建立了Aclistochara huihuibaoensis-Peckisphera paragranulifera组合,重新厘定了中生代地层层序。根据轮藻化石的组......
轮藻是一类大型沉水藻类植物,喜生长于含钙质丰富的硬水和透明度较高的水中.抚仙湖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为了解其轮藻植物群......
报导了首次发现于二连盆地西部白音查干凹陷井下剖面赛汉塔拉组的轮藻化石4属8种,包括Atopochara restricta,Mesochara symmetrica......
在集宁盆地商都坳陷,首次应用丰富的孢粉、介形类和轮藻等化石资料论证并命名了一套新地层,自下而上为高勿素组和大囫囵组,在高勿......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X射线吸收谱(xAs)研究了稀土元素镧在轮藻节间细胞中的分布和配位环境.实验结果发现,4umol·dm......
研究了LaCl3对轮藻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La3+浓度分别为0,0.2,1.0和5.0 μmol·L-1.结果表明:0.2和5.0 μmol......
轮藻是一种广泛分布且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但其人工培养鲜见报道。在M-11培养基的基础上,调整N/P为16:1、40:1和80:1,Fe2+离子浓度......
对三水盆地SB-01钻孔下古近系地层进行了微体化石分析,共发现介形类7属10种,分布于5个层位;轮藻化石9属15种,见于3个层位。根据介形类......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紫泥泉子组生物化石贫乏,以往在该组所见的少量古近纪介形类、轮藻化石也多集中在上部,因此<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
调查了济南城内著名的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和五龙潭泉四大泉群中的藻类植物,共计有80种及变种,分属于蓝、红、硅、裸、绿和轮藻......
陆相白垩-古近系过渡段的生物地层记录通常稀少而不连续.从轮藻角度讲,中国当阳跑马岗组的白垩-古近系过渡段的生物地层记录是世界......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白垩系发育较好,其中含有丰富的轮藻化石,计有20属1亚属63种1亚种3变种2比较种1新型2未定种,其中包括7个新种。根据......
对湖南省吉首地区6个采样点的轮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吉首地区轮藻资源丰富,共有轮藻植物14种2变种,分属于丽藻属4种.灯枝......
本文报道了甘肃省高台县马营河剖面下沟组上部轮藻化石5属6种、1相似种和1未定种:Clypeator jiu-quanensis(S.Wang)L.Grambast,Acl......
本文综述了数十年来中国晚古生代轮藻化石研究成果.与全球其它地区相比较,中国古生代轮藻化石较为丰富,可归纳为九个轮藻化石组合......
中国是轮藻的主要产地,记有5属、152种、39变种,且半数以上为中国特有种、变种,其研究对世界轮藻研究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的相关研究......
株洲盆地与西峡盆地在晚白垩纪时期同属一个大的山间盆地,本文通过岩相古地理与古生物地层对比,发现两者的上白垩统地层戴家坪组和......
详细研究了首次发现于羌塘盆地岗尼乡达卓玛剖面下第三系的介形虫、轮藻和保存完好的昆虫化石,建立了3个化石组合.根据这些组合面......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银根-额济纳旗盆地8口钻井的白垩纪轮藻化石,建立两个轮藻化石组合:Mesocharastipitata-Clypeator jiuquanensis-......
用不同剂量的Ag +、Pb 2+ 作用轮藻,研究重金属对轮藻GAP脱氢酶、CAT和SO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胁迫效应随重金属的种类、胁迫时间......
用不同剂量的Ag+、Pb2+胁迫轮藻,从生理生化上研究轮藻的生态变异.结果表明,随重金属胁迫剂量的加大,轮藻叶绿素含量、CAT、POD及S......
松辽盆地"松科1井(北孔)"(210.66-1023.22m)嫩江组顶部-四方台组-明水组岩心中发现轮藻化石23属48种(包括4个未定种)。由下至上可......
期刊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2+、Cd2+离子单一处理对轮藻(Chara)藻体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
本文首次报道二连盆地西部白音查干凹陷井下剖面轮藻化石3属5种,其中1新种,2未定种。根据轮藻化石的区域分布,证实含化石地层的时代为早白......
百色盆地位于广西西部百色、田阳、田东一带,古近系、新近系发育,层序齐全,含脊椎动物、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植物、孢粉、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