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相关论文
目的:1、本研究采用光标测技术研究窦房组织中的Pnmt+心肌细胞的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Vm)及细胞内Ca2+瞬变(Ca2+transients,Ca......
膀胱间质细胞(IC)是区别于神经细胞和平滑肌细胞(SMC)的一类细胞。目前对IC的研究多聚焦于Cajal间质细胞(ICC)初始的起搏机制中,可......
目的探讨西拉普利对慢性心房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AF)犬心房电、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20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对照......
目的比较希氏束起搏(HBS)和右心室心尖起搏射线暴露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记录无锡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并分析30例希氏束......
目的探讨心房内二点起搏对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7只,麻醉状态下常规插管置入冠状静脉窦(CS)、右心室心尖部(RVa......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晕厥的常见类型,大部分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控制。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反复发作、......
"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迎来第8个年度。《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会同国内心律失常的专家同道再度遴选国际最具影响力的10......
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起搏沿传导系统下传,保持了相对正常的电和机械同步,是起搏领域的研究热......
目的旨在评价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房电学、机械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入选自2015......
目的初步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位右心室间隔起搏部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心......
目的评估左心室不同部位心内膜与外膜起搏对心力衰竭(心衰)犬心脏的电激动同步性以及复极离散度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12只比格犬,体......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起搏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主......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张澍和候任主任委员黄从新组织的儿童心律失常工作组筹备会于2013年3月21日在北京召开。......
2012年9月13—16日,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于南京金陵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CSPE主办,江苏省......
为了让广大的心电图工作者、心内科和普通内科医师了解心电学与心律失常的新进展,提高心电学与心律失常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诊疗水......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9月13日至16日在......
由中华医学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年会”......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ight ventf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fight v......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承办,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于2008年9月19日至21日......
患者男性,43岁,因“活动后气促半年”于2008年3月28日入院。患者自2007年9月起,无明显诱因感活动后气促,能平卧入睡,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
目的: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人选患者按......
起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国内和国外报道分别为2.1%和0.4%~6.0%[1].起搏系统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了解起搏......
报告1例心脏静脉异常而成功行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术。...
快速心律失常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及围术期经常面对的问题.我科通过临时起搏导管对在急诊PCI中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患......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具临床意义的也是仍然、没有最后解决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有超过正常人5~17倍的中风危险性,房颤的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在多数病人中,它能改善临床症状,逆转或终止慢性心......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移植到宿主心脏后能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稳定的缝隙连接并形成电活动的同步[1-3].因此,移植具有较快自身......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TDI)的同步化显像(TSI)、组织速度显像(TVI)比较双心室同步起搏(simultaneous biventricular pacing)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房室传导或室内传导延迟,导致室壁运动的不同步,引起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射频消融阻断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间的右心房峡部是治疗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方法。目前,多采用消融后分别起搏峡部两侧,观察心房激......
为进一步观察永久性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长期疗效,对10例持续性房颤病史6月-7年、反复发作快速心室率而导致严重......
观察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行房室结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治疗后长期疗效及病死率。......
心房静止(atrial standstill,AS)是临床上极其少见的心律失常,指窦性停搏合并房性停搏并且不伴有逆行性心房传导的交界性或室性节律。......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自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其疗效不断被临床研究所证实,已成为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现将......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人体心房、心室的电生理作用及其频率依赖性。方法25例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于静脉推注伊布利特(0.0167mg/kg)前后测定......
目的 以双心室起搏为核心技术的心脏再同步治疗技术(CRT)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时可能引起心肌复极异常而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危......
心脏起搏器治疗适应证已从病窦综合征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扩展到诸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室颤动(室颤)等非传导系统疾病[1,2],......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组织多普勒提示有左心室非同步的慢......
使用右心室被动固定导线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是治疗缓熳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然而,近年的研究已经证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是一种非生......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伴随着起搏器功能的开发......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最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