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吉相关论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
在明代的士大夫中,既有恪守儒家行为准则的道德实践者,又有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假道学,甚至不乏不顾廉耻者。从“士志”、“士气......
五四运动中演出过壮烈一幕——火烧赵家楼。据说赵家楼在明代为穆宗隆庆朝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宅邸,因后花园假山上亭似楼状,故名。......
赵贞吉的政治品格是两方面的,既有正直敢言的优点,也有“好刚使气”、“动与物迕”的缺陷,这也是其政治主张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赵贞吉一生与佛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内江佛寺密切相伴,而佛寺作为古代社会公共核心区之一,它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
本文以《赵贞吉诗文集注》本所收266篇文章为评述对象,对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文学家赵贞吉的学术思想、政治建树、......
明人赵贞吉以诗文与杨升庵、任少海、熊南沙称为"蜀四大家"。他是一位敢于怒斥严嵩误国的忠直大臣,其军事思想主要有:该战则战、该和......
赵贞吉《归山好》抒发了他对明代嘉隆年间险恶政治的忧惧以及对仕宦人生的失望和懊悔,同时也客观地揭示了封建仕宦文人普遍的人生体......
邓豁渠中年时于家乡内江圣水寺礼师同乡赵贞吉学习阳明学.由于二人成长背景和志趣禀赋差异,邓豁渠与赵贞吉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阳明学......
<正>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自幼苦读书,“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明史”本......
赵贞吉是明"嘉隆万"三朝的名臣,传统上认为,赵贞吉亦是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在四川地区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心学思想在明代中后期具有重......
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明代蜀之内江人,是嘉靖、隆庆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其一生学识渊博,长时间从事教育活动,曾在经筵......
明儒赵贞吉是否应归属于泰州学派的问题近年引发了学界的争议,虽有学者提出了否定"徐樾—赵贞吉"师承关系的证据,但由于文献的复杂性......
赵贞吉为了国家的兴盛,始终把为国家寻找真正的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为此,他不惜得罪权贵。他把国家兴盛的希望寄托在人才上面,因此......
赵贞吉不仅是明代一位以诗文名世的文学家,亦是一位思想敏锐的政治家和理学家。就其学术思想而言,早年沾溉阳明学说颇深,其思想倾向应......
赵贞吉于隆庆四年(1570年)致仕归田,到万历四年丙子(1576年)去世。其主要活动有,上《谢荫疏》,哀穆宗,追悼其弟,杜门著书等。其母,......
俺答封贡是明代政治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力赞此事的阁臣中,李春芳和赵贞吉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却不被人们所提及。通过对明代......
明人赵贞吉是一位忠直敢言的大臣。他的政治思想丰富,在如何治民方面,有如下主张:以德治民,齐之以礼;感民之道,其本在上;对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