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搁相关论文
书房文化是文人墨客最重要的一种体现,翰墨飘香的书卷味汇聚成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众多的文房清供里,除了我们熟悉的......
南朝刘宋时,王僧虔之子王慈年方八岁,外祖父江夏王刘义恭摆放了很多珍宝,听任他选取。王慈只选择了素琴、石砚两种,得到了刘义恭的赞赏......
《收藏界》去年第12期,刊有《两枚诗文竹臂搁,一对金石忘年交》(以下简称“前文”),介绍一对刻有清末吴滔书赠吴隐對联的竹联。今年第2......
臂搁这种文房用具,今人能够了解其用途的已经不多了,但在旧时,它却是书房中的必备。古人以毛笔书写,自右向左,又以右手提笔,这样很易污染......
天津博物馆馆藏工艺类藏品共五千余件,无论从形制还是材质上来说都是颇为丰富的。大到雍容华贵的紫檀木顶箱柜,小到精雕细刻的核雕工......
我是一个专业排球教练,一米九的个头。职业与外表似乎都难以使我与雕刻联系起来,然而,我却实实在在地在传统的雕刻园地里折腾了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爾东西南北风。”这是笔者最喜欢的清代郑板桥作《竹石》诗句。无独有偶,我们古......
一面小小的镜子,之所以显出光彩,是因为它折射了太阳的光辉。我学习竹刻30年,有如今的影响,能获不少名家的赞誉,仔细想想,并非单靠竹刻技......
“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最易走向世界。对中国来说,竹刻无疑是已经走向了世界的艺术,更多的海外人士正通过竹刻体味着中国艺术的特殊魅......
明代正德年间,一种竹刻艺术在江南古城嘉定悄然生成,享誉海内外,人们称其为“嘉定竹刻”。它以刀代笔,以竹为媒,将书、画、诗、文......
随着中国书画板块行情的上涨,“扇画小品”的行情开始异军突起,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春拍观察报告中显示,2008年到2009年平稳增......
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6),在他的《天工开物》中曾写道“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说的是明代工商业有了飞速......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堪称国粹,引领着自古至今的文房风尚,与此同时,文房中的许多辅助文具作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