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士成相关论文
一、旧悬案与新起点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发生在十九、二十世纪交替时期,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的政治、社会环境及这场运动所打击的......
1894年11月11日,抗日名将聂士成指挥清军,凭依位于辽宁宽甸西北、距丹东市区约160公里的摩天岭天险,布置炮台、步兵战壕等防御工事,有......
聂士成在八里桥和联军决战之时,心中已经有必死的信念。这个后来被尊为民族英雄的人,此时此刻,没有荣耀,只有屈辱。 决战八......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共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
合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合肥,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的古城;合肥,人文荟萃的地方,北宋清官包拯.五代......
甲午陆战中,日军在朝鲜战役后兵分两路进攻中国本土。日本第一军团在山县有朋的统率下,于1894年10月25日自朝鲜义州(今朝鲜新义州)......
天津市南郊八里台立交桥附近,有一座清军武将铜像,挥刀跃马,仪态昂扬,基座上刻着一首诗:“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
<正> 一八九四年十月下旬的中日两军鸭绿江防之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军队阻击日本军队入侵国土的首次保卫战。这次战役对整个战......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至今已一百周年了。我国辽东辽南地区是陆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作为辽宁......
聂士成(?-1900),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他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他的评价,史学界歧异颇大,有的认为是抵抗外......
天津,东临渤海,北枕燕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军入关后,即在天津及其附近地区驻扎重兵以卫京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素称精悍的淮......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1862年(同治元年)由武童投效当时在安徽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袁甲三军营,第二年,又随李鸿章的淮军东下,开......
《东游纪程》是晚清名将聂士成的力作,书中对东北地区作了全面、科学的考察与记录,是一本颇具价值的军事、历史资料。本文通过对此书......
【正】 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近代中国,聂士成在对内对外的战争中驰骋沙场四十年,其代表著作《东游纪程》又鲜为人知,人......
聂士成作为一名杰出的职业军人,具有保家卫国的质朴的信念和变法自强的战略眼光,借鉴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创建军事学堂,......
19世纪中叶,俄国通过一系列条约先后割占东北辽阔土地。七八十年代,日本又染指朝鲜,进而觊觎辽沈地区。值此东北危急之际,聂士成出......
就地域文化血脉的来源及传承而言,安徽与天津具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燕王扫北(靖难之变)使大批安徽籍士......
聂士成耐劳苦,治国事如家事。所部一万六千人,为清军五大主力之一。用洋法操练,成效显著,可称为洋务派。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所部英......
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军在朝鲜进行的大规模战斗。1894年6月3日(光绪二十年四月三十日),清政府应朝鲜国王之请,派直隶提督......
聂士成是晚清的一名重要将领。他早年投身军旅,在平发捻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后历经阻法军,战甲午,练新军,勘东北,剿团民,抗联军,直至......
1891年,黑龙江镇边军依克唐阿组建镇边军17营,屯垦戌边于铁山包,呼兰、绥化、巴彦和漠河等地。其中,屯于铁山包者为右翼统领富保所辖步......
王士珍,北洋军阀。字聘卿,河北省正定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随袁士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与冯国璋......
1894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打响,战场上清军接连失利,消息传回,国人一片哗然和震动。诗人、外交家黄遵宪悲愤交加,提笔写下《悲平壤》......
清军在甲午战争鸭绿江之战后迅速溃退,辽阳东路地区沦陷。清军将领聂士成、依克唐阿采取固守要地、避众击寡、主动出击的策略,互相......
一、德国侵占胶州湾与甘军东调十九世纪末年,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变成了帝国主义,英、俄、法等帝国主义疯狂地进行竞争,德、美、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