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目体相关论文
抄书是文献在印刷术广泛流行之前最主要的流通方式。抄书不仅有全抄之书,也有采撷精要之书。在摘抄文献精言妙语的同时,辅之以一定......
《御撰资治通鉴纲目三编》是清官方于乾隆年间修纂的一部记载明朝史事的断代纲目体史籍。该书在修纂时经历了初修和重修两个阶段,......
学位
《安龙逸史》与屈大均行文风格不符,应是溪上樵隐调查访问后所作。由于直书南明历史,触犯清讳,受到查禁,流传不广,目前只有嘉业堂......
体式,即体例样式,是指一部地方志书的结构格局。从古至今,地方志的体式大致有平列分目体、纲目体、纪传体、三宝体、三书体、编年......
《御批历代通鉴》由乾隆皇帝御批敕撰,带有极强的史学御用色彩,其保守倾向不言而喻。但作为盛世君主,其高屋建瓴、审视千古之气魄,......
采用纲目体来编纂的志书,其条目大部分是综合性条目,具体写法上应体现综述性、连续性和客观性,内容上应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处......
宋代在对历史资料和书籍的编辑方面,在继承前人成果、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历史编纂学体系,在史料编纂方面取......
清人吴乘权撰《纲鉴易知录》,以纲目体史书记载三皇至明朝史事。内容上参稽众书而成,但剪裁精当,叙事明了。编撰体例上,纲举目张,......
吴乘权主编的《纲鉴易知录》从体例上看,有纲,有目,属于纲目体的通史.它将通古贯今的数千年历史的发展变化尽收书中,从盘古开天地......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的缘起、编纂、修订是伴随着其《春秋》学思想的不断成熟而进行的。《资治通鉴纲目》初稿完成于淳熙二年,其......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产生以后,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史体——纲目体,而且到明代又催生出纲鉴热,为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无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