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沟相关论文
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们县新四军研究会一行10人,踏上河南土地,来到革命老区,参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和桐柏县革命纪念馆、杨靖宇旧居,探......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在我57岁的时候,组织又派我到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为期两年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生活又开始了。..................
在旅游资源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类景区,它们本身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也有不错的区位条件,但在它们的周边有景点级别更高,资源优势更......
天府奇迹 花水湾位于大邑县内,是距离成都最近(80公里)的大型温泉度假旅游区。温泉区毗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和西岭滑雪场,属......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得益于依托的景区,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所依托的旅游景区。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访谈等方法,......
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的驻马店市,拥有具有丰富且多样的旅游资源。在本地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驻马店市既具有......
三晋大地,并州双塔,当1937年抗日的烽火始燃于长城内外之际,它们荣幸地首先目睹了满腔热血北上抗日的八路军.同时.它们一直没有忘......
1939年9月15日,刘少奇奉中共中央之命由延安出发,奔赴战斗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各部队驻地。他在华中工作了2年4个月之后,又奉命从苏北......
今年9月9日,是彭雪枫将军诞辰110周年。为深切缅怀彭雪枫丰功伟绩,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4月下旬,安徽省灵璧县新四军研究会一行7人,历......
《小消息》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地区我党领导机关最早创办的重要报纸之一,是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创办的机关报,也是中共河南省委创办的......
抗战时期,在湖北、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战斗着英勇的新四军五师。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曾担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至今许多老......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个rn禹州市神垕镇(第二批)rn淅川县荆紫关镇(第二批)rn社旗县赊店镇(第三批)rn开封县朱仙镇(第四批)rn......
鲍棚村位于确山县竹沟镇西南6公里处,总面积11.8平方公里,紧邻新阳高速、距334省道200米,有24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485户,1476人.......
一、确山县水产业基本情况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隶属驻马店市,辖1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91个行政村(包括街道居委会),总面积163......
据悉,“羊城”广州日消费山羊达8000多只.另据报道,素有“小延安”之称的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的一个小村子--“四棵树”,就可完全满足......
吴树兰是河南省第一批下派驻村干部中唯一的女同志,且年龄最大.2010年7月,她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新蔡县贫困村大吴庄村......
...
1939年 1月 ,国民党 179师师长何基沣将军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冬天 ,专门负责跑何基沣师这条线的新四军竹沟留守部队的地下交......
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接到中共中央通知,要他回延安出席政治局会议。刘少奇遂于3月18......
在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的展柜中,静静地陈列着两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件是彭雪枫为竹沟军政教导大队第一期学员张克辛赴洛阳《行都日报......
彭雪枫是抗日战争时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事家,为我国抗战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革命生涯中最杰出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创......
2019年6月27日,骄阳似火,确山县竹沟镇,这个有着厚重红色底蕴的名镇,迎来了一件很有意义、很受农民欢迎的事情——“河南省农业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
1 1 月1 6 日下午,博爱县审计局党建办组织派驻驻马店市平舆县开展“放管服”政策措施落实专项审计调查小组与平舆县审计局到确山......
竹沟根据地是中原抗日的主阵地和战略支点。抗战初期,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竹沟根据地利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
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受中共中央中原局委派,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确山竹沟出发,经信阳北面的尖山、信阳西部的龙门新店,于1......
竹沟是中原地区较早的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第四师诞生的摇篮,是第四师军政干部的重要培养基地,也是新四军第二师一部、第四师、第五师......
李先念同志生前曾多次提出,“编写五师战史和豫鄂边区革命史,一定要把竹沟的作用写够”。竹沟,当地群众也称它沟竹,属河南省确山县,是一......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民间艺术家根据抗战素材和人民生活素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确山革命民歌和歌谣。这些作品伴随着整个革命历史前......
抗战时期,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大本营,而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抗战中心。它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