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站相关论文
11月7日,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一片欢腾,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这里启程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
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建成,在南极白色的大地上,人类又多烙下了一个印迹。不过,泰山站看起来怎么像个飞碟呢?难道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无谓的勇士、坚强的设备,这是一次前人所未曾尝试的壮举。他们要在零下70°的南极冬季,在极夜的黑暗中穿越南极大陆。这项由英国探......
北极新奥勒松地区第9个国家科考站,叫“黄河站”.rn2004年7月28日,“黄河站”正式建立,中国人在地球的北极终于有了自己的落脚点.......
2011年11月29日,国家一级厨师王琦搭乘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抵达南极中山科考站,开始了他为期378天的“极地厨师”工作。......
2007年12月26日,南极麦克默多科考站内,一科考小组的成员们在冰点以下的气温中彻夜未眠,以等待外面的大风平息下来.最终,充有100万......
南极内陆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生态环境在研究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科考站在南......
南极科考站建设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眼光审视和规划我国将来的南极......
气候在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建筑空间是人类生存所要求的基本要素满足条件,当地的气候的特点也是建筑空间......
自南极大陆被人类发现之后,这块远离人类世界的大陆便不再平静。直至二战结束之前,南极大陆都有燃起战火的可能。有鉴于此,在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