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层相关论文
科学观测表明,地球磁场形成于34.5亿年前。地球幼年就拥有强大磁场,但地磁场的方向并不是始终不变,经过一段长时间,地磁场会发生反转,改......
太阳风与地磁暴rn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加热地球的大气、海洋和陆地,从而使地面的天气不断变化.但在磁层中,天气变化是地球磁场与太......
在日地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存在许多爆发现象,如太阳耀斑的演化、日冕物质抛射以及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是空间天气领域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方向之一,也是研究成果较多的领域。在这个耦合过程中,极尖区是磁力......
太阳风中存在高价态的重离子,这些高价态的重离子可从磁鞘区直接进入极尖区并与从地球大气逃逸出的中性大气碰撞辐射能量,这些辐射......
在地球和行星空间中探测电场有助于我们理解空间中的电场结构和等离子体波动.通过分析电场测量数据,我们还能反演得出普通能谱仪不......
在寒冷的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夜晚,人们抬头瞭望夜空,常常见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有时它像一条彩带,有时它像一团火焰,有时......
1943年12月的一个雾天,世界上首台可编程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伦敦西郊诞生了。二战期间,它为盟军快速破译纳粹的密码电报,立下了汗马功......
全天空成像观测是目前极光地面观测和反演磁层结构与动力学行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介绍在参照WDC-C2极光数据中心ADPRS(AuroralDat......
地球磁层开放磁力线是太阳风与磁层通过磁场重联相互作用的重要产物。在极区电离层高度,穿越极盖区的开放磁力线总通量以及包裹开放......
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本人主要从事磁层等离子体中低频波及其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所研究的区域主要分为极尖区、极区、近......
7月25日15时05分,“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地将“探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实施的“地球空间双星探......
学术期刊为学术界提供了争论平台,而学术争论有力地推动着科学发展,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新往往产生于学术争论之中.本文用地球......
从比较行星学、地磁场演化史和现代磁场变化三方面讨论了地磁场对太阳风-磁层耦合以及对空间天气背景环境的影响. 地磁场强度和位......
1967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以来,在用于解释线偏振位置角随脉冲相位变化曲线的旋转矢量模型中,脉冲星磁场通常被近似为静态磁偶极场.但静......
探讨了脉冲星磁层加速区外磁流管中非中性相对论等离子体的运动学特征.在满足净电荷密度处处等于Goldreich-Julian电荷密度的条件......
人工地基VLF电磁发射信号已经被很多近地卫星探测并研究。这些人工电磁波信号通过大气层,到达电离层和磁层,能够散射被束缚在地磁......
本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国际与日共存(International Living with a Star,ILWS)计划的目的、组织机构及ILWS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作会议......
本文给出了强烈地磁扰动可能对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危害,其中包括地磁扰动的直接危害和由于地磁感应电流......
在太阳系中,地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多颗行星的卫星,拥有由太阳风与这些天体的内在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磁层结......
利用单粒子轨道理论,在T04和IGRF2000磁场模式建立的磁层模型基础上,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模拟计算宇宙线带电质子在地球磁层中的运......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离心力效应的自洽稳态土星磁层模型,并且用等离子体细丝模型对土星磁层等离子体径向输运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
本文利用信使号飞船2011-2015年期间在轨磁场数据对水星磁尾电流片的磁场结构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探究磁场结构分布随水星径......
针对磁层稀薄等离子体环境中的电场测量,设计了一种电场仪前端信号处理电路方案.双探针电场仪通过向等离子体输出驱动电流,测量两......
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磁层全球三维MHD模型,该模型可通过把IMF和地球磁场分开处理的方法"关闭"磁层顶的磁重联,从而可直观地显示不同......
分析了由ISEE-1和ISEE-2飞船在亚暴期间观测到的场向电流的特性,包括场向电流所伴随的行星际磁场、地方时与L值分布以及场向电流强......
2010年,作者在地球外太空发现一个以磁口(cusp)为中心的巨大的动力辐射区域。这个新辐射区域纵深可达10.5Re:在7—8Re高度上。其尺度在......
台站观测资料包含了上至太阳活动、星际空间、磁层、电离层活动,下至地壳构造、地震活动、地球深部导电特征,乃至地核活动的各种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铁龙等人与美国、奥地利科学家合作,于近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金星磁层中存在磁场重联现象。该成果对研究金......
2007年3月3日位于磁层昏侧THEMIS的5颗卫星、同步轨道晨侧和午前的GOES3颗卫星和地面地磁台站同时观测到了持续近4h的Pc5ULF波.我们......
利用1972-1982年IMP-8飞船的太阳风观测资料和相应地磁活动性指数Dst和AE,研究了43个南向行星际磁场事件期间太阳风和磁层的耦合问......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悬浮电位进行稀薄等离子体电场测量的前端电路信号采集系统方案。该设计将应用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2020年3月12日,NASA总结了自2015年3月12日成功发射以来,磁层多尺度(MMS)任务在轨5年运行期间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深......
输电线谐波辐射已成为近地空间环境的一种人为污染源.介绍了磁层中输电线谐波辐射现象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涉及到与其相关的地基观测......
1958年卫星探测发现了磁层,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对磁层电场、电流体系、磁场、粒子分布和等离子体波的探测研究构成了空间物理的重要......
本文开展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系统的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拟研究,依次分析电离层处理、定态磁层结构、行星际(IP)激波对磁层......
三维磁层MHD(Magnetohydrodynamics)模型对于日-地空间物理问题的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测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基于理想磁流体力......
空间电磁环境是重要的空间环境背景参量,同时电磁场的扰动也与各种空间天气事件紧密联系。发展空间电场探测手段,探测空间电场及电......
磁层是地球空间环境中非常重要的区域,又是空间物理研究中十分活跃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分析观测资料为主,同时通过一些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