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霈相关论文
晓苏的《麦芽糖》被著名评论家王先霈教授称为作者新世纪以来创作的最好的短篇小说。在农民已解决温饱问题之时,关注其精神诉求,正......
别看我和王先霈教授同住在一个校园,也常同车外出参加各种讨论会,其实我们是很少就作家创作或文学状况聊点什么的。他是位掖得住话的......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批评研究大体有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新逐异,另一种是固守传统。人们或把外国文论看作现代文论的范式、我国文......
2001年2月,著名诗人曾卓先生离开了我们,到今年2月,整整十年。为了纪念敬爱的曾卓先生,本刊特约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教授撰写了这篇回......
王先霈,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7月2日出生于江西九江,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进修班毕......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在近些年是有长足发展的。但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却对文艺批评的这种长足发展缺乏应有的理论总结,这是不利于当......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在近些年是有长足发展的。但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却对文艺批评的这种长足发展缺乏应有的理论总结,这是不利于当......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在近些年是有长足发展的。但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却对文艺批评的这种长足发展缺乏应有的理论总结,这是不利于当......
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课程,大学语文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至今,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与......
南湖藏书楼王先霈老师是第三次来了,其中的一次是专门来参观的,另有一次是来参加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小型研讨会(柳春蕊组织的学术活动......
王先霈老师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和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19......
王先霈的《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王著”)是一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艺术心理......
文艺美学研究专题栏目自2006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主打栏目,也是本学报办刊的一大特色。自该栏目创......
王先霈,著名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
被采访人:王先霈,男,1939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
《中国文学批判的解码方式——王先霈自选集》(王先霈著)于2010年1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尝试从各不相同的切入角度开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校园的学术空气非常浓厚,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有名师报告会。王老师当时是我们学校最红的名师之一,只要他的名字......
苏轼这个人,虽然也是胸怀报国之志,也是深受打击,但人与人是有差异的,他和李白、杜甫就不同。他虽然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但他又是......
<正>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先霈教授就出版过《文学心理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书。与当时......
期刊
圆形批评论是王先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文学批评观,其倡导建设辩证的、感悟与理性融合的、适合文学审美特性的文学批评。虽然......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批评研究大体有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新逐异,另一种是固守传统。人们或把外国文论看作现代文论的范式、我......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