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外异常相关论文
长期以来,地震热红外异常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卫星遥感的地震热红外异常研究一直受到地震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卫星热红外地震监......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日本邮政省的调查报告统计:20世纪由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大于其它自然灾害......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二即断层粘滑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4类断层组合条件下双剪粘滑过程中的红外......
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亮温资料,以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为研究方法对2016年西藏聂荣Ms 5.1地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震前4个月多出......
利用华北北部 ( 1 1 3°~ 1 1 9°E,38°~ 42°N)的 NOAA- AVHRR热红外通道数据 ,采用“震兆红外异常监测快速处理系统”软件 ,对遥......
介绍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现状,地震预报的几种分类方式.分析了几种传统的通过前兆方式进行地震预报的方式以及几种新的地震预报方法,......
选用静止卫星红外遥感亮温资料,对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里氏6.8级地震热红外资料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该地区2006年以来热红外异常变......
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地震处理软件,对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2E亮温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2008年3月21日和2014年2月14日于田2次7.3......
临震热红外异常形成机理分析是利用热红外遥感方法预测预报地震的理论基础。不同学者对此提出了各种推论和假说。本文概述了临震热......
利用热红外遥感探测油气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对各类地质体引起的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对其异常特征的检测和提取是目......
地温观测,特别是80cm以下浅层和深井地温观测已基本上摆脱了外界等自然因素的干扰,是获取地热信息的一种比较直观、简便的度量。临......
2016年10月17日15时14分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发生MS6.2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32.8°N,91.9°E),震源深度为9 km。该次......
为了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地震前兆观测研究,并对地震预测进行探索。自前苏联科学家Gorny等人(......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红外遥感资料对2009年8月11日安达曼群岛MS7.5地震以及近年在震中(14.21°N,92.84°E)及周围区域......
利用卫星热红外异常进行地震短临预测是我国地震工作者开发研究的新方法。现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和参与。在无地......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红外遥感资料对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的热红外异常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地震黑体辐射热异......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红外遥感资料对青海地区中强地震以及系列震群进行研究。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地震热红外时空演化图......
回顾和分析了2018年12月16日四川兴文5. 7级地震及10月31日西昌5. 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发现和追踪过程,详细叙述了两次地震的亮......
构造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国际地震界与遥感界的共同研究热点。分析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7.2级地震前出现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
岩石受力灾变引发的矿山灾害如冲击矿压(岩爆、煤爆、矿震)、顶板垮落、矿井突水、地表塌陷、地裂缝、边坡失稳、矸石山爆崩等是矿......
地震前红外异常往往出现在地表水域中,仅从地下应力生成热,表面覆盖一层水的热的传播方面进行探索。水的传热分为热传导与热对流。......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一即非连续组合断层破裂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雁列和同线非连通这两种非连续......
在36°43°N、73°~85°E的范围内,以NOAA/AVHRR数据为基础,利用“分裂窗”方法反演地表温度,结合该区域内的构造特征对从2003年2......
以2016年12月8日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M_s6. 2地震为实际研究对象,选择FY-2E静止气象卫星每小时亮度温度产品数据,利用功率谱相对变......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风云二号静止卫星资料,经过去云等数据处理,选取热红外数据最佳的北京时间夜间11时至第2天凌晨4时之间......
通过分析发生在中国及相邻地区的 4 0多次地震的卫星热红外图像 ,总结了卫星红外临震异常的基本特征 .对有关异常成因机理的诸家观......
对祁连山地震带1991-2004年间发生的13次中强地震,采用NOAA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数据库进行地面温度的时空网格化扫描,获得多年连续......
以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为研究方法,使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M_S6.9地震前的热辐射情况......
围绕卫星红外异常预测地震方法的理论基础——临震红外异常的成因机制问题,简介前人基于实验的各种假说;结合红外遥感和地面观测实......
<正>地震预报是举世瞩目的科学难题,作为其重要的科学基础,国际上多震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地震监测技术,不同时代的地震科学家总是......
<正>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内部发生了3次7级以上地震,分别是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2008年3月于田7.3级和2008年5月汶川8.0级,......
利用兰州卫星热红外接收站的资料 ,取 3 4°~ 3 8°N ,86°~ 94°E为研究区域 ,对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新青 8.1级地震前的热红外资......
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基础理论和各类地物的热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简略介绍;对地形地貌、地物类型和气象等非震因素对地表热红外辐射......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2E遥感亮温资料,通过小波变换和计算相对功率谱,分析提取了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14次中强地震的热红外异......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都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且只相隔5年。本文利用距平方法研究发现两次强震前卫星热红外均存在升温异常,为了找出......
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红外背景场的研究进展,进而基于2010—2013年FY-2E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构建了首都圈和甘青川交界地区的亮温背......
介绍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现状,地震预报的几种分类方式。分析了几种传统的通过前兆方式进行地震预报的方式以及几种新的地震预报方法,......
热红外遥感以其大视野、高精度和短周期等诸多优势以及对某些强震红外异常的良好反映,成为监测断裂活动性及地震短临前兆的很有前途......
为获取与构造活动有关的卫星热红外异常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基准场的震前热红外遥感定量分析模型与异常识别方法.对遥感图像进......
收集了2005年巴基斯坦7.8级地震区Noaa17/AVHRR的2004-2005年的热红外遥感资料,并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了以震中为中心7°......
期刊
遥感—岩石力学的试验研究表明,岩石在受力与灾变过程中存在特征性的红外辐射变化,利用红外手段可以监测岩石应力与灾变问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