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年相关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历史悠久,学源绵延,其源头可追溯到1922年创建的中华大学教育系。在百年历史上,教育学院大师辈出,成果丰硕。......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于6月2日召开了北京地区各研究单位的跃进大会。这是—次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大会,也是拔掉资产阶......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这一辈子有四段难忘的情感经历。 胡也频:丁玲心中永远有......
作为现代历史转折的见证者,《新华日报》(1937-1947)忠实地报道和参与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其所发挥的历史作......
《新华日报》的筹备与创刊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当天,周恩来飞抵上海,准备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紧接着,周恩来约见刚出狱的潘梓......
潘梓年是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全国性大型日报———《新华日报》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在担任《新华日报》......
潘梓年是著名的《新华日报》社第一任社长,有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被誉为“中共办报第一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革命而努......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或国民政府统治区(以下简称“国统区”)合法、公开出版的一份中央政治机关报。潘梓年是《......
潘梓年(1893年-1972年)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来论述20世纪上半......
近日新见郭沫若研究文献数种,现予整理披露,并略作考释和申说,以助郭沫若生平研究。一、关于马叙伦著作出版事宜的信函和批示1956......
<正>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大型日报。它为我党的宣传......
<正> 前几年,我在撰写《新华日报史》过程中,通过访问在新华日报工作过的老同志和搜集的文字材料,对潘梓年的一生经历有了较多的了......
潘梓年与逻辑学──潘梓年逻辑思想散论沙青,张小燕毛泽东的评语近一个多世纪,西方一直在致力于现代逻辑科学的发展。从亚里士多德和......
<正>中国哲学界关于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关系的争论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段时间里,形式逻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分支也越来越多......
潘梓年是多年奋斗在党的新闻事业前线的杰出代表。他在求学时期就积极向进步力量靠拢,是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他深......
潘梓年从北大哲学系开始,受到《新青年》等思想进步刊物的影响,在其一生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的奋斗历程中,始终秉持把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