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相关论文
杜光庭志怪小说主要有《录异记》、《墉城集仙录》、《仙传拾遗》、《神仙感遇传》等。这些书均成书於晚唐五代,且口语化程度较高,对......
《墉城集仙录》系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850—933)所编撰的一部较早专载女仙的道教仙真史传,因其属道教内史的性质,历代公私书目......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上承唐代道教重玄哲学,下启宋金元时期道教内丹心性学思想,在唐宋道教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起着......
杜光庭是生活于唐末五代时期的道教集大成者,一生知识渊博,著述颇丰。他不仅在教理教义方面有着颇深的造诣,还是个文学修养深厚、......
杜光庭是唐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他在云南、四川都留下传道的遗迹.杜光庭的弘道活动主要在蜀中,云南杜光庭信仰是道教影响的产物,它......
杜光庭生平著科仪书二十多种,对于科仪音乐的整理和发展都有显著成就,故被时人誉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是科......
一、当代巫山神女传说的形态 作为三峡地区极具传奇性的神女传说虽然大致秉承乐善好施的地方保护神的特质,然而在当代的流传中......
在道教“杂而多端”的来源、演变中,有一部分是继承了母系氏族社会女神崇拜的文化传统,发展了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信仰体系中别具一格......
道教中成果最多的作家和编者之一杜光庭引起汉学家的注意,这已不是第一次了。沙畹(Edouard Chavannes)对于杜光庭编定的一种仪式的......
杜光庭在僖宗朝即获赐紫加官,曾为地位显赫的内供奉道士.唐朝灭亡后,约在前蜀武成二年(908)任太子师,并获赐广德先生师号;前蜀永平......
本文是英国学者巴雷特教授代表作《唐朝道教研究——中国历史上黄金时期的宗教与帝国》一书的第四部分,从宗教与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安......
杜光庭(850~933)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道门领袖”,他曾对道教哲学理论、思想源流、修道方法、斋醮科仪、神仙信仰等作过比较系统......
灯,是道教斋醮法事中频繁使用的法器.在斋醮坛场上,燃灯与烧香同样重要.凡举行有关燃灯祭招的仪式,即谓之灯仪,这是道教斋醮的一种......
杜光庭(850~933)是唐末五代时著名的“道门领袖”,他曾对道教的哲学理论、思想源流、修道方法、斋醮科仪、神仙信仰等作过比较系统......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在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武当山被列为第九福地。道经说真武大帝曾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
唐代道教思想家杜光庭(850-933)的思想虽然是通过诠释老子之道而建构起来的,但他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中又将“道”推向了宗......
历来学界和道门提及罗天大醮,多以宋元时期的罗天大醮为重点.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命大臣王钦若详定十卷本,基本确定了罗......
南京大学哲学系孙亦平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杜光庭与唐宋道教思想”(项目批准号01BZJ007)近期结项,项目鉴定等级......
《云笈七籤》卷一一三(上)收录的14则仙传,通常以为《逸史》佚文,李剑国先生《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虽曾怀疑为《神仙感遇传》内容......
期刊
《虬髯客传》是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此作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情节,贯穿始终的侠义精神,对当时和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关......
杜光庭曾两次入蜀。第一次,早在僖宗广明元年(880)出逃长安之前,就已在三蜀乃至汉水流域的均州游访圣迹、纂记异闻,后来“漂寓成都”,......
本文以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为例,来说明在道教宇宙论中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线索:一是从神学上提出带有神喻启示特点的宇宙......
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道门领袖"杜光庭一生撰写并整理了十多种、近二百卷有关道教斋醮科仪著作,被后人誉为道教斋醮科仪的集大成者.......
杜光庭创作的咏道诗,取材广泛,主题丰富,不仅展现了其慕道、学道、修道、研道、弘道的历程,而且散发出特有的思想意蕴和浓厚的宗教......
柯素芝(Suzanne Cahill)《宗教超越与神圣激情——中国中古时代的西王母》一书总结了过去近百年来海外汉学界在历史学、文学、宗教......
在云南大理太和村村西的太和城遗址上,立着一块黑色的古碑“南诏德化碑”。碑连同底座大概高4米、宽2.2米、厚0.6米,两面碑文40行约......
南京大学孙亦平教授潜心研究道教多年,她对道教研究的卓越成果和独特见解集中体现在其新著《道教思想研究》之中。该书展现了道教......
为了突出李靖站队正确的意义,杜光庭还有意地隐瞒了李靖的出身 隋代末期有一个小愤青李靖,他带着美女红佛私奔——更准确地说,是红......
强思齐所集纂的《道德真经玄德纂疏》一直以来都未受到学界的关注,以致董恩林在《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中这样认为:“......
本文通过对现有各种资料的辨析,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是否是天台人、他在天台山的活动情况究竟如何、天台山道教有哪些特点......
<正> 《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碑铭》的石碑,现存四川省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九莲山麓的观音寺内。碑高2.37米,宽1.24米,厚0.23米。碑......
唐末道教科仪音乐大师杜光庭编集的《太上黄籙斋仪》,第一次详细记录了该仪式音乐的程序内容。本文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较系统的摘、译......
九、李筌李筌,号达观子。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玄宗朝。据唐末五代时人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称,李筌遍历名山,后入秦,得遇骊山老母,......
成玄英是唐初杰出的道教学者,其道教思想以远肇玄学、近揉佛理之重玄学见长。在中国道教史上影响十分深远。道教重玄学自东晋孙登肇......
<正> (生卒年不详) 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字圣宾(一说宾至)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唐懿宗成通(860—87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