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园相关论文
“香”是汉人民间宗教仪式中重要的媒介。人类学家武雅士和李亦园运用“结构主义”的视角,认为在宗教仪式中“香”的数量很重要,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从“关心”工具的研究到关心“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什么是“人”? 《现代汉语词典......
由《读书》这样的杂志推出对大众文化的专题探讨(一九九七年第二期)颇堪玩味。由此引出的问题是:谁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感兴趣?大众文化......
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14日至17日在厦门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50余人。会议围......
李亦园就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态做了探讨,概括出两项重要特色:一是中国传统宗教信仰表现出来的形态乃是一种普化的宗教形态,二是......
<正>1946年至1947年,季羡林刚回国的这两年中,与很多名人有过交往,他在日记中记下了对这些人的印象。蒋廷黻,"官僚"1946年6月10日,......
一、“五行”理论和“天人合一”思想1、“五行”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尚书·洪范篇》是我国记载“五行”理论最早的文献,《洪......
基于对李亦园先生晚年所做的口述史补充访谈,简要回顾了李先生参与和推动"泉州学"发展的过程,由此体现出这位杰出华人人类学家的深厚......
近些年来,国内学科本土化的探讨不断在社会学、人类学界出现,形成一股热潮。李亦园先生曾指出,一个学科研究的本土化或本国化,不但应该......
作为两岸最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之一,李亦园先生在多个研究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性探索。纵观其学术生涯,李亦园先生的治学思路......
有关传统信念在现代社会变迁机制和方向的问题,台湾的社会学家杨国枢、李亦园等先生讨论过,在小传统中其实有诸如命、运、缘、报、忍......
李亦园先生作为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其学术生命史脉络具有典型意义。李亦园先生的学术生命史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作为全观人类学"他者"到"......
李亦园先生的宗教研究以"均衡论"的思想贯穿始终,由和谐的人际关系推演出人神关系的和谐,并表明了中国宗教的"人本"特征。李先生将宗教......
作为广泛流行于闽台地区及东南亚闽籍华人社会的一部章回体小说,《平闽十八洞》曾经引起包括林语堂、叶国庆、李亦园等文史学家和......
亦园师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学术早有共识,受到高度赞誉。亦园师长年研究汉人文化,他由多方观察、中外例比而整理出来的中国文化的基......
一、童蒙开启rn耳顺之年,各种讲座多起来,学友之邀,同仁之请,敢不尽力!讲座前要贴海报,海报上有简介,简介选自简历.现在有微信,方......
李亦园教授是华人世界最著名的人类学家之一。1931年生于福建泉州。1953年获台湾大学学士学位,196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李亦园教授著作颇丰,专......
2017年4月18日19时,著名人类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李亦园院士病逝,享年86岁。5月21日,李亦园先生追悼会在台北市第一殡仪馆景行厅......
一公元2005年4月26日早晨,我与佛光大学人类学系的主任宋光宇教授正在佛光大学学人招待所的大厅里聊天,在一边看报纸的徐桂兰突然......
2004年6月,李先生出席在银川举行的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就是在这届论坛上,李先生做了著名的《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
国际知名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在"海峡两岸泉州学研讨会"(1999年10月)上的主题演讲《"泉州学"的新视野》是泉州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对泉州学......
亲属研究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人类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与理论流派的学者在方法论、知识论乃......
李亦园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人类学大家。李先生一生研究甚广,成果丰硕。在与先生的交往中,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包容的治学态度、平......
在中国人类学的汉人社区研究历史上,惠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区域。惠东指的是福建省惠安县东部沿海的辋川、小岞、山霞、净峰、东岭......
“民间”是陈思和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个关键词,面世后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于改变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
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著述丰富,论域宽广,对两岸学术的交流互动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从关注口头传统及仪式展演的角度出发,尝试评介......
1995年6月21日至7月12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举办这样规模和规格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
探讨了李亦园先生的“三层次均衡和谐”理论产生的背景 ,认为李亦园先生的文化观 ,是在综合美国人类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
<正> 深秋季节,北方的寒意可比隆冬的南方;一次涉及"文化互动"的学术会议,定在依然温润的东南滨海之城泉州举行。会议联络人之一,......
费:今年春天全国人大换届的时候,我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退而未休。你也到了退休的时候了。我们有这点共同的地方。我想我......
<正> 文学人类学在中国是新兴学科。用乐黛云教授的话来说:"文学人类学是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探讨文学艺术,同时,通过文学艺术及其所......
本文试图揭示宗族或祖先祭坛的生命力所在。作者认为,整体而言,无论是否受到地方精英的操纵,地方社会对民间传统的振兴,实质上是拥......
评述了李亦园先生在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成果,重点是在马来亚半岛麻坡镇的田野调查,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文化调适思考和对后人的启......
对台湾山地民族的研究是李亦园先生学术生涯的起点,并由此奠定了其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调,那就是对"异文化"的探究、对"异民族"的关......
<正>1949年前后从中国大陆迁徙到台湾的知识分子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并承继了五四反传统、反迷信思潮,大多对民间宗教和民俗研究兴......
李亦园教授是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李教授以其多重学术视野和学术贡献以及博大的人文关怀,推动台湾的许多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