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相关论文
探讨民国时期方书类书籍的出版特征,了解民国时期中医出版业和中医学术的发展特点。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构建数......
宋代以来,旨在劝善戒恶的善书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医学领域的诸多事项也被纳入劝善范畴,劝善思想随之逐渐渗透到医学的发展之中。就医药......
《汉书·艺文志》著录医经7家175卷,经方11家295卷,将西汉以前的医籍著录为理论性著作的医经和记载治病医方著作的经方两类.《隋书......
案例:A公司将自有坐落在某市的大楼楼房一层出租给B公司作为办公场地使用,租期2008年8月1日起至2011年7月31日止。双方约定:经出租......
朱端章 ,福建长乐人 ,南宋淳熙年间曾任江西南康郡守 ,为官而喜医道。因见当时产科专书较少 ,故将家中所藏医书中有关产科内容 ,辑......
目的:依据方源信息确定成方年代,探讨方剂成方年代的分布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方法:研究记载方剂的方源信息,建立"方剂来源出处标准......
探讨宋以前方书的特点及对比流行的研究思路,认为现代当对于不同方书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将方书中方剂的归类研究作为首要步骤,并......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张边务村人。生、卒于1860~1933年,享年七十有四岁。张氏世代诗书门第,乃祖彤元公精于医。幼年从乃父丹......
国内多种书目著录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各藏有一部明成化三年熊氏种德堂刻《新编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中......
《简要济众方》是皇祐初年翰林医官使周应奉诏编撰的宋代第4部官修医学方书,其内容来源于宋初王怀隐等敕撰《太平圣惠方》和诸家已......
在历代目录中.《备急千金要方》被归于“方书”类。从《新唐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及《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无不目......
在经世致用实学精神的影响下,近代湖南出现了一批具有崇实济世利人精神的医家,便利民众的方书受到重视,民营中药业不断壮大,勇实践......
医书《大方》为宋、金时期作品,《永乐大典》载其著者为袁当时。此书亡佚已久,近世医者少有所闻,但此书内容被我国古代国宝级百科......
中医方书,超逾万种。对这些层积而成的历史文献一一研寻,实属不易,若就整体的理数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这也是中医处方施治的三大法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名医别录》是重要的古本草文献,大致晚唐以后便佚失了。笔者认为,辑复此书有五难:①《本经》药论内容是否被《别录》收载和收载......
对《六十病方》与《武威汉代医简》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书在方剂的复方结构、主要药物名称及功效、剂型、禁忌等方面有着较多共性,......
《小品方》是六朝时期的方书精品,在中国医学发展史及中外医学交流史上,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传播普及的作用。作者陈延之对汉魏两......
方剂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集中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髓,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反映了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病特点......
《备急总效方》(现存版本书名《备全总效方》),作者南宋李朝正(1096~1155年),江苏溧阳人,官宦出身。因感于单方之效,遂择取《证类本草》......
从社会背景、政府推行和方书本身等方面,分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主要因......
期刊
《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病源》)是隋·巢元方等奉敕编撰的一部论述各科疾病病因、病理和症状、体征的专著。书中记载了1739种病......
由唐慎微编纂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本草学著作,书中保留了宋代以前的本草学内容,具有......
宋金以前古方文献研究在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宋金以前著名医家及方书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宋金以前最著名的医家及......
两宋时期,诏集良方,纂辑方书,以卷帙浩瀚而闻名。医家竞著方书,成一时之风尚,各专科方论,又俱臻其妙,尤其是救急拯危之方,卓有成就。不少良......
江苏经济富庶,人文发达,中医学传承可谓是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据史料记载,从后汉到民国的2000多年中,江苏医家见于著录的共有4......
本文选取了中古时期七种具有代表性的方书(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肘后备急方》、《医心方》、《小品方》、《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