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道相关论文
有宋一代,是我国历史上学术繁荣时期。众多的思想家探究天人之际,覃思心性义理,禀承儒家治国平天下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各自的为政之道和......
从政道与治道的角度,观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国家建构的趋势、特征与挑战可以发现:1949年之后中国完成了“革命型国家”的政道建构......
当今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在讨论国家治理中日益具有影响力,这是一个与我们的国家治理传统很不相同的思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需要思考......
如何由中国传统的内圣之学开转出近代的民主政治,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一直是牟宗三先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为什么没有民主政......
11 月7日,国务院副秘书长肖捷被任命为共和国第十二任财政部长。虽然长期在政界任职,但肖捷在财税学科领域一直享有鼎鼎大名。当年莫......
“说起洛阳市市政道桥工程这个项目,我们十分感谢财政部和亚洲开发银行。”洛阳市财政局副局长熊文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正是......
孔子引领了儒家的政治热忱和经世品格。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政治首先表现为家政向国政的演进,这种演进的基础是德政一致和德位两分......
与西方的哲人不同,中国历代的先哲考虑最多的不是政体,或政治体制的形式,而是“政道”,即为政之道、治国理政之道,或更具体地说,是治国的......
2016年7月20日下午17时,北京市门头沟妙峰山担礼村发生山体塌方,落下的石头土块造成7所危房,担礼村561户、1027名村民即将受到灭顶之......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
罗尔斯晚年在其政治自由主义中阐发了“公共理性”的概念,公共理性的概念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根据政治自......
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以确定政治思想,并求得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这就产生了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大......
"治道"作为中国思想史中本有的概念,其广义的指涉范围包括了中国古代学者们针对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所提出的理论、学说、思想等构......
牟宗三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最大缺陷之一,是只关心“治道”而忽视“政道”。政道是政体模式,治道是治国方式。中国人自古只讨论治......
20世纪以来,探索政道(即政体)者众,而很少有人探讨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治道。其实,治道在某种意义上比政道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
荀子治道思想的特质可以归纳为四个层面:一是政治主义。荀子治道思想以治政为主导,最关心的是由天道推及政道、由人道推及政道,思考......
国家治理奇迹的理论认知可以拓展为包括已经取得的经济治理与快速发展奇迹、政治治理与长期稳定奇迹、社会治理与全域和谐奇迹,以......
作为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上的一种概念突围,牟宗三先生的政道与治道论为现代秩序重构开辟出了一个本源性的理论再生视野。民主理念......
中国传统政道思想奉行神道主义、圣道主义和君道主义,从历史进程看,是由神道信仰进到圣道信仰再到君道信仰;相应的商朝是神教国家,......
庄子之所以对儒家政道大加抨击,其根本原因在于庄子洞察到,儒家政道所谓"爱民"、"成人"主张,落实在现实中势必导致对人的性命之情......
儒家学术与宪政的关联,乃是当代新儒家的新题目。以往有"典宪"之词,偏指静态的典章制度,而鲜有从"仁政"进到"宪政"之思考。在儒家"......
作为新儒家政治哲学建构的主要理论成果之一,牟宗三的"政道与治道"之论说相对于其"良知自我坎陷说"而言,具有理论上的独立性。大致......
本文对刘勰的《原道》、韩愈的《原道》和章学诚的《原道》中“道”的各自内涵进行了探讨 ,并把它们界定为“天道”、“政道”和“......
法与政党政治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内在相通,都要明确权利与权力各自的边界并协调存在于不同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矛盾。各民族在不同......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治道”,是各家各派围绕着如何治国平天下提出的理论、学说、思想和观点。简而言之,即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中国历......
几千年来的中国哲学 ,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实质性特征。这是由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古......
名词“政”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文明进程。从“政”字上看到阶级社会、王权专制的深刻烙印,完备地表达了古人对政......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明......
统治包含政道与治道双重指向,它即具有政治学意义,也具有法学意义。中国传统帝制下的统治是人治、专制的体现,帝王个人既统又治,统......
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存在着政道民主与治道民主的两种主张,前者是对来自西方社会的民主实践观察基础之上的理论研判,后者是......
为了解政道与治道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4所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
"道"多被认为是道家或道教的核心范畴,其实它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但是孔子所理解的道更多是一种形而下层面的伦......
牟宗三以政道治道说为理论工具,对中西治理观念进行了卓有创见的剖析。中国传统治理观念注重对德化治道的阐释和运用,在政道上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