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系相关论文
本研究以分属于5个杂种优势群的自交系B503、B121、B17、B511、B198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与5个先锋玉米种质改良系A101、A20......
引入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自交系并加以利用,有助于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对加快玉米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W9706和CA667是我国玉......
利用外来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解决遗传狭窄的重要途径。对改良系进行遗传研究,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
采用NCⅡ设计,在6万株/hm2密度下,由5个美国种质的遗传改良系与旅大红骨群自交系配制25个玉米杂交组合,对其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
分别以8个郑58的改良系为母本,昌7-2、PH 4CV、中106、S 152、S 151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配置40个杂交组合,对这些杂交组合的农艺性......
一、品种选择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目前,表现较好的有国外的改良帝王、阿......
抗虫棉0899为冀棉958改良系,2008年在农5师91团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单株结铃性强,丰产性好,抗旱不早衰,抗耐枯黄萎病,纤维品质较好。......
为改良及玉米育种研究中利用Tuxpeno和Suwan种质提供理论参考,以16份玉米瑞德-Tuxpeno和兰卡斯特-Suwan种质改良系为材料,对其7个......
以郑58等11个掖478改良系、昌7.2等6个黄早4改良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杂交设计原理和方法,研究了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
采用3套增广NCⅡ设计,对玉米亚热带材料的改良系与吉林省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改良系与塘......
试验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黄早四及其13个新选改良系的穗部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比较,筛选具有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及优势高产组......
试验利用同一杂优群内的低穗位优良自交系掖478、掖107和8902,采用单交、双交等2种二环系培育策略,选育出铁7922遗传背景为基础的3......
直链淀粉含量与粒型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及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降低水稻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或选育其长粒型品系对提高水稻品质具有......
R21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南农业大学合作,采用穗茎注射法,将高粱DNA导入受体晋恢1号,经过四......
采用NCⅡ设计,在6万株/hm2密度下,由5个美国种质的遗传改良系与旅大红骨群自交系配制25个玉米杂交组合,对其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
20世纪70-90年代,我国玉米类型主要以稀植大穗类型为主,20世纪末,先玉335在中国推广种植,人们开始关注密植品种的选育。先玉335脱......
以玉米自交系丹717及其衍生改良系F787、丹1705、W8017和铁0606为被测系,与不同杂种优势群骨干系丹598、PH4CV、昌7-2、丹299和S12......
为改良玉米Suwan和Tuxpeno种质,并为早代测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和部分平衡格子方设计法,以Suwan-Lancaster、......
以14个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获得的45个改良系为材料,与黑龙江省部分早熟玉米种质的5个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测交组合,经多点鉴定......
利用SSR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来源于先玉335杂交种、6WC×郑58和PH6WC×郑58×E003基础群的4个改良系以及13个国内骨干自交系,进行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