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相关论文
以广泛分布在川西亚高山地区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林龄(20年,30年和40年)林地地被物和土壤的水文特征开展了比较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温度升高和季节性雪被减少变得尤为明显,将对冬季土壤呼吸和地下碳循环过程造成显著影响。川西亚高山森林是......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并正在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川西亚高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森林植被种类丰富且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增温引起的冬季雪况改变可能对该区域森林土壤氮循环产生深......
土壤微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有效的反应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土壤酶活性能突出的反应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水平,土......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受植物、微生物影响强烈、具有一定溶解性,且在土壤中移动较快、不稳定、易氧化、易分解、易......
川西亚高山指分布在海拔2200米~4200米之间生长有寒温性针叶林的山地,既是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主体和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通过研究川西亚高山云杉林、绣线菊-茅草群落、高山柳群落和茅草群落等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云杉针叶林......
以不同密度调控(4950株·hm^-2、1800株·hm^-2、1160株·hm^-2)下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模型模拟法......
以不同修枝强度(自地面向上1m修枝,2m修枝和不修枝)对20a、30a和40a林龄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和......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林窗干扰特征,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林窗的数量、大小、形状及......
箭竹-岷江冷杉林是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的重要类型,研究其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对其恢复和保育具有参考意义。采用林......
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遭受大规模采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也是我国西南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川西亚高山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是上层大于下层。在0~10......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森林优势种高山柳(Salix paraqplesi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幼苗光合生理参数的......
研究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及上缘流石滩草甸和下缘冷杉林土壤8种细菌生理群数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细菌......
研究以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初级阶段的鲜类阔叶林(MBLF)、鲜类针阔混交林(MCBLF)和箭竹阔叶林(BBLF)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森......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过渡带及邻近植被上缘流石滩草甸与下缘冷杉林残积母质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流石滩草甸......
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林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cm和15cm层温度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林外太阳辐射E1总量变......
采用样地法,调查了川西鹧鸪山区域的1 hm2林线杜鹃-岷江冷杉原始林的物种多样性。共记录植物24科31属32种,其中,乔木2科3属3种;灌......
初步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过渡带残积母质土壤(0-15 cm,15-30 cm和15-47 cm)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加深,林......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边界木树冠对林窗干扰的响应,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边界木的数量......
为阐明岷江冷杉林皆伐后次生群落的演替过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川西米亚罗林区海拔3100—3600 m的阴坡选择岷江冷杉林皆伐......
在川西亚高山米亚罗林区海拔3 100—3 600 m阴坡、半阴坡,以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箭竹和藓类林型不同恢复阶段(20—40年生的箭竹-阔......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川西亚高山米亚罗地区海拔3 100—3 600 m的阴坡、半阴坡,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地段,分别选择20世纪50、60、70......
本文结合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明确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生物多样性的重......
期刊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法对川西亚高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与针叶纯林林下苔藓凋落物的持水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混交......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过渡带及邻近植被土壤物理及水分特征.结果表明:林线过渡带附近年降水量为832mm,降水量分布呈单峰曲线变化,......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及酶活性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
天然次生林是川西亚高山林区经历大规模砍伐后形成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是我国西南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同经营模式(抚......
<正> 西南高山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原始林区。它包括了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里塘河、大渡河、岷江和青衣江等)峡谷地区和澜沧江......
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因自然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自然分布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形成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半个世纪以前,人们就已经发现植物组织的13C较大气中的低,时至今日,叶片对于碳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近20多年的研......
本文选择川西亚高山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07年7月~12月采用收集框法研究了森林凋落物量以及N、P、K养分归还量......
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川西亚高山6种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类型森林群落......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森林土壤有机质平衡以及稳定的增加,既是巩固和提高......
川西亚高山森林在20世纪下半叶遭受长时期连续砍伐,形成了采伐迹地上天然次生林恢复演替序列。该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以立地......
【目的】探究川西亚高山森林火烧迹地土壤总呼吸速率(Rs)和异养呼吸速率(Rh)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Rs和Rh的......
川西亚高山林区是我国云、冷杉暗针林集中分布区,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人工林在几种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中细土(粉粒、粘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