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之误相关论文
写繁体字,眼下成了一种时髦。但有些人对繁体字只是一知半解,结果往往贻笑大方。经常见到的失误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张冠李戴。......
一九九○年湖南本《毛泽东早期文稿》有一篇《悼友人易咏畦》,是一九一五年五月毛泽东写的一副挽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 ......
《庄子音义》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原属唐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卷。由于年代久远,存......
由于工作需要,笔者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近代汉语的研究。在阅读近代古籍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非常不容乐观的现象:不少权威出版社出版的......
<正>版本异文在校勘中的主要作用是以正字纠讹字,以本字明假借字,以同义词释古词义。但古书中的错讹异文,如形讹异文、音论异文、......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和口部残卷是《说文解字》现存的最早传本,在《说文》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木部残卷有:“桮,方来。......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考试院曾大张旗鼓地举行过多次高等考试,其中正规的就有1931年的第一届、1933年的第二届、1935年的第三届、1936年......
本文是两篇读书札记。第一篇是对《章太炎全集》所收《春秋左传读》一书的校点提出商榷意见,共计八十条。第二篇是对《左传》中一......
《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以下均简称《分册》)由中医大辞典编委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出版。该书共约91万字,选收古......
“迪”字是《尚书》(据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中的常用字,今本《尚书》中凡45见,其用法颇为复杂。由于......
<正>2007年,海盐天宁永祚禅寺继重印《西斋净土诗》和《六会语录》之后,又刊印祖师楚石梵琦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楚石大师北游诗》。......
【正】 “此子王子往庵园。”(页555)按,前一“子”字当读为“是”,音之误也。子,止韵,精纽;是,纸韵,禅纽。唐代“支”、“脂”、......
<正>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篇》.历代注释研究《列子》的人,据《四库全书总目》及《丛书综录》记载,有晋代的张湛、唐代的......
【正】 《敦煌变文集》自问世以来,经蒋礼鸿、徐震堮、郭在贻、项楚诸家校订,多已文从字顺,庶乎可读。然校书如扫尘,不可能毕其功......
【正】 (1)“伯叔及翁婆,由(犹)更嫌痴恼”.(页682)按,“恼”字出韵,当是“拙”字之误.“恼”字俗书作“(忄出)”,与“拙”形近,故......
<正>清华简《系年》是近年来新出土的一篇珍贵的先秦史书,因为可以与《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古书互证,同时又可补充传......
<正> “失来莫怪后到。”(页196)按,“失”当作“先”,字之误也。同页上文:“有七人先来,一人后到。”故此句承之以“先来莫怪后到......
<正>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提高文化修养问题的一封信》中说:“这些琐屑(指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的混乱现象,笔者注)本可置之不论,我现......
【正】 小引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杜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早巳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经......
<正> “阴圾爱长席箕掇,谷多生没咄浑。”(《王昭君变文》,页九八)按,圾,当为坂字之误。及、反二字形近,因而致误。《破魔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