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之时者相关论文
孔子为何不过时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为时已有2500多年。中国人认为圣人可以分成好几类,而将孔子称为“圣之时者”(这种称谓,最早大概......
在中,有孟子对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位圣贤言行的评论,然后总结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孔子是集众圣之长以成己身之德的集大成者 ,也即“时中大圣”(“圆圣”)。“仁、义、礼”是孔子学术的纲领 ,礼以义为实质 ,义以仁......
孔子的学说超越了旧的局限 ,做出了合乎时代需要的选择。在宗教观方面 ,他高扬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 ,表现出从主宰之天向自然之天过......
“时”作为儒家经典文献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其本身除了具有自然天地之时、社会政治之时等具体时空含义之外,亦具有特定的伦理道德......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庄子通过叙写《逍遥游》中蜩与学鸠、斥鴳与宋荣子之笑,《秋水》中河伯与海若的对话,以"言""意""象"多种形式,展示了不同人格化主体笑意......
在创立规范主义伦理学的同时 ,孔孟也将少量的境遇主义成分引入了他们的伦理思想之中 ,肯定了有时可以不墨守规范要求而尊重实际境......
"天人合一"已经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标签,但其内涵却言人人殊。儒家哲学是天道与人道的会通,"圣人"是"天人合德"的典范。孟子称孔子为......
“孔子,圣之时者也。”这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的确抓住了孔于思想及其人格特征的实质。本文认为,对时间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普遍存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