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协报相关论文
2008年,共20卷的《萧军全集》正式出版。萧军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吴越春秋史话》等数百万......
暴风雨中救萧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全东北。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萧军在北满一个小县城舒兰聚合了......
二十世纪前叶的中国,由于战争等因素,社会动荡,很多现代作家处于流徙之中,他们的作品也很容易散佚。正因如此,现代作家佚文的发现,......
“九一八”事变前后,在东北比较有影响的民营进步报纸《国际协报》发表了一系列社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抨击其侵略行径,......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较有影响的民办报纸《国际协报》出于对东北、对中国命运的高度关注,率先利用副刊,精心设置议题,登载大量......
创办于1918年、终刊于1937年的《国际协报》,作为东北新闻史中民办报纸的代表,经历了民国和东北沦陷两大特殊历史时期,其在东北沦......
白朗是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她在伪满洲国建立初期由哈尔滨报坛步入文坛,是《大同报》副刊《夜哨》的主要撰稿者,也是《国......
<正>1933年(二十三岁)历史纪事: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意志第三帝国形成。2月6日,国联(联合国前身)通过决议,不承认满洲国......
<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萧红和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赏识。然而,在看待萧红的爱情婚姻问题上,却仍有人存有某种模糊和偏见。特......
<正>曾得鲁迅先生关爱、青睐,被文学史家定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十余位作家中,有两位女性作家被称为"拓荒者"(见《长夜萤火》......
1934年存在的《国际协报.文艺》周刊印证了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作者群的文艺贡献,折射了这一时期日伪政权文化殖民统治的加厉,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