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汗国相关论文
本文的题目为《回鹘汗国首都哈剌巴拉嘎斯古城出土的建筑顶部瓦件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论文研究内容、选题缘......
喀喇汗王朝强盛时南下东进,衰败时则西迁拓土。自匈奴开始,居于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都走过这样一条路,以求得生存与发展。喀......
九姓回鹘可汗碑是回鹘汗国(744-840年)最著名的碑铭之一,位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畔哈喇巴剌沙衮附近,乌兰巴托市以西4......
744年回纥汗国代突厥第二汗国而兴,标志着漠北地区进入回纥/回鹘化进程。漠北回鹘汗国境内的粟特人与回鹘,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
历史上,九姓回鹘部落在中唐突厥汗国衰落之后,曾经一度建立称霸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的回鹘汗国。考证晚唐(公元9、10世纪左右)贝加尔湖......
安史之乱后,中原汉人产生了排斥胡人的社会风潮,粟特人用改变姓氏、郡望等方法极力抹掉自己的胡人特征,出现了"汉化"现象。与此同时,......
"四方形遗址"是蒙古国学者根据其形制命名的一种文化性质尚不为人所知的遗址类型。通过对2006年、2011年四方形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两件......
哈拉巴勒嘎斯城址哈拉巴勒嘎斯城址是历史上回鹘汗国(744~840)的都城遗址,亦称斡耳朵八里。哈拉巴勒嘎斯系今名(蒙古语,意为黑城)。位于蒙古国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关于回鹘汗国的社会形态问题,自50年代起,学界有坚持奴隶制,也有主张是封建制,各持己见,各有所据,难分是非,笔者认为应在回鹘......
有史以来,河西地区为多种民族所杂居,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割据势力不断涌出,造成了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对河西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产生深远......
历史上,九姓回鹘部落在中唐突厥汗国衰落之后,曾经一度建立称霸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的回鹘汗国。考证晚唐(公元9、10世纪左右)贝加尔......
...
回鹘自公元745年取代突厥汗国在蒙古草原上建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840年,回鹘汗国灭亡,不得不移居外地。回鹘汗国灭亡的原因,一是统治集团内......
1995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李锦绣1995年是隋唐五代史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年份之一。这一年所出专著有: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周......
关于维吾尔族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难达共识。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方法论问题,而不是史料的缺乏和理解的......
11世纪上半叶,金山地区的部族活动情况与稍前时期相较,已有明显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如下事实上;原服属于回鹘、黠戛斯或因这些部......
<正> 一、狼图腾文化起源考述 众所周知,突厥是以狼为图腾的,但对其成因却很少有人探讨。或认为突厥“大柢犬狼之族,繁于北方,故浑......
目前学术界在有关摩尼教传入回纥时间的考证上,没有严格区分摩尼教传入回纥地区的时间与牟羽可汗定摩尼教为国教的时间,这其实为两......
<正>在北京大学上课,时刻谈论史料与史学的问题,但真的要就这个题目写篇文章,似乎还颇费考量。材料有传世与新出,问题有旧义与新见......
本文通过利用相关的文献记载、汉文资料、外文资料、维吾尔文资料、口述史料及前辈与当代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围绕宗教、商业、文字......
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作为西州地区的官方文件 ,颁发于唐贞元七年 (791年 )二月初三之前 ,亦即颉迦斯·骨咄禄改尊佛教之前。文书......
陈垣先生在《摩尼教入中国考》一文中,根据唐大历六年和元和二年,回鹘两度请求在中原建摩尼寺事,指出唐代中原摩尼教"先由北而南,......
<正>唐朝的北庭都护府位于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北,雄伟的城池迄今还有部分城墙耸立在那里。北庭原来又叫可汗浮图城,是北方突厥人的......
刀郎维吾尔人的先民出自乌古斯部族之克尼柯(Qiniq)部落以及样磨(Jaвma)、谋落(Bulaq)、恰鲁克(t∫aruq)、克普恰克(Qipt∫ap)等......
高车王国(亦称高昌国)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崩溃之后,由薛延陀、回纥等部和在药罗葛氏族率领下的九姓乌古斯(即九姓回鹘)在近一个世......
古代突厥文《台斯碑》译释杨富学《台斯碑》是一通迄今尚未引起国内突厥学界重视的突厥文碑刻,因系俄国学者符拉基米尔佐夫(B.Y.Vladimirtsov)于1915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