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量热相关论文
使用不同铁含量的Ni-Fe-Al合金前体制取雷尼镍催化剂。X-射线衍射表明,铁的加入改变了Ni-Al合金的体相结构,穆斯堡尔谱测定表明铁在前体中以零价存在......
采用共沉淀方法首次制备出高分散Rh/Fe(OH)x 催化剂,其具有较高富氢气氛下CO 选择氧化(PROX)反应性能,可实现室温下CO 完全转化......
会议
分别对Al2O3和SiO2担载的不同含量铱(Ir)催化剂进行了H2程序升温还原、CO微量吸附量热和红外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后,Ir/Al2O3上存在金属态......
采用不同浸渍顺序制备了三种Ir-Fe催化剂,其CO选择氧化(PROX)反应活性差别很大,其中共浸渍的Ir-Fe催化剂活性最高.吸附量热研究表明,......
分别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Na2SiO3为硅源,室温合成了Cu:Zn:Al:Si摩尔比为6:3:5:100的类MCM-41催化剂,以XRD、N2吸附、氨吸附量热及异丙醇脱水......
研究了H2O对Ni/MgAlO催化剂上丙酮加氢为异丙醇的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丙酮中添加少量H2O可提高丙酮转化率,但超过5%的H2O量......
氢能作为洁净能源之一,主要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现阶段氢气主要来自含碳原料的重整转换,其含有微量的CO(1%)能够毒化......
应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研究了H2和O2在高负载Ir/Al2O3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H2在Ir/Al2O3上吸附热随覆盖度的增加不断下降,而O2在Ir/A......
在多相催化及有关气/固相吸附体系的研究中,因为吸附热是气体分子和固体表面之间键合强度的直接表征,所以吸附热的测量和研究对探讨催......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及其在研究几种固体酸碱材料表面性质上的应用。使用探针分子的吸附量热测定固体表面的酸碱性质......
水是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且分布广,成本低,安全性高。但一般担载型催化剂不耐水,在存在水的反应中容易失活。为减轻化学反应对环境......
催化反应过程伴随着气体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中心之间键的形成与转化,并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采用Tian-Calvet型微量热量计测量这些......
研究了H2O对Ni/Mg Al O催化剂上丙酮加氢为异丙醇的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丙酮中添加少量H2O可提高丙酮转化率,但超过5%的H2O......
制备了不同P/B比的W-P-O系催化剂,XRD和Raman光谱表明各样品中P和B都处于四面体结构中,但Raman光谱显示P/B<1的样品表面有B的三配位物相......
通过在最优Rh含量基础上对金属配比的再优化,成功地改进了Rh-Mn-Li/SiO2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并采用微量吸附量热和红外等表征手段,......
探讨了吸附量热技术及其在测定固体表面酸碱性中的应用。使用NH3和CO2为探针分子,吸附量热技术能够定量地描述固体表面酸碱中心的数目和强......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质量轻、成本低、易制成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势,成为目前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