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蒲铁路相关论文
山西省灵石县崔家沟村位于灵石县城北12公里处的汾河岸边,紧邻汾西矿区,村内自然资源丰富,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108国道隔河而行,交......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阎锡山推动下,山西掀起“造产救国”热潮,开始大规模从事铁路和工业建设。修筑同蒲铁路是阎锡山实现“造产......
阎锡山"省政十年建设计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但发展最为突出的是省营经济,这其中包括成立四银行号和实物准备库、修筑......
我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下半年在苏北盐城,担任刘少奇同志的警卫员.1942年3月19日,刘少奇同志由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去延安,同......
采用取样法在同蒲铁路两旁设置13个植被调查样方点,对其两旁的植被多样性以及环境梯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群落演替阶段草......
<正>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进程。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近代中国建筑,"在外......
四十年来,国内学者从军事、政治和思想等几个侧面。对阎锡山其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并就阎锡山参加同盟会的动机、所谓孙中......
同蒲铁路是近代山西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残缺不全的同蒲铁路重要性日渐下降,其铁路工人在战争、政治倾......
同蒲铁路为民国山西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它在经济、政治,抑或华北抗战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条铁路从酝酿、设计、修筑至完......
同蒲铁路是首条山西省自建的贯穿南北的铁路干线,同蒲铁路的修建,一波三折:自1905年清政府批准以来,建设缓慢。民国期间,袁世凯、......
谈到山西境内窄轨铁路的形成,人们往往把它同阎锡山的闭关自守政策联系在一起,是阎锡山为了永久称霸山西,抵制蒋介石势力长驱直入......
<正> 20世纪30年代初,阎锡山大张旗鼓展开兵工筑路,并在很短时间内建成全长1023公里的同蒲铁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阎修筑同蒲路,......
<正>1940年的夏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八路军的迅猛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战的积极展开,沉重打......
1946年11月,三五九旅在山东组建渤海教导旅。1948年2月,三五九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渤海教导旅改编为步兵第六......
近代以来,随着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的通车,作为两条铁路交叉点的榆次,物资转运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榆次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城......
同蒲线既有风陵渡黄河特大桥始建于1966年,由于使用年代长久,该桥出现大量病害,危及桥上行车安全。目前,桥上列车限速20公里/小时,......
<正>晋南地区的太岳解放区,位于白晋铁路(祁县—长治)以西、同蒲铁路(大同—运城)以东、黄河以北地区,辖30余县,人口200多万。太岳......
同蒲铁路是贯通山西南北的大动脉,北起大同,经太原,南到风陵渡,全长1056公里(含支线),1933年10月开工,到1937年七七事变,基本完工并通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