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霉病菌相关论文
针对番茄生产上灰霉病和叶霉病两大瘸害,为寻找安全、高效无污染的生防菌株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本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番茄植株......
对来自辽宁省几个番茄主栽地区的22个番茄叶霉菌菌株,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谱、酯酶同工酶谱、过氧化物酶同......
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 ℃~25 ℃,pH值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值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
2002~2003年,从辽宁省不同地区番茄保护地采集番茄叶霉病病叶,经单孢分离共获得叶霉病菌51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各菌株对氟......
通过对1996和1998年采集于田间的番茄叶霉病菌抗药性比较,探讨了近年来番茄叶霉病逐年加重的原因.研究表明:叶霉病菌产生了对杀菌......
敏感菌株TY4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是0.5和5μg/ml,抗性菌株LX13在1000μg/ml的多菌灵或乙霉威的浓度下均能正常生长。5......
2002年在田间种植鉴定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 生理小种的6个单基因鉴别品种:Leaf Mould Resister(含抗病基因Cf1),Vetomo1d(Cf2......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番......
番茄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和模式植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蔬菜作物之一。叶霉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保护地内的番......
近年来,番茄叶霉病的大面积发生对中国番茄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与番茄植株发生的亲和性互作是番茄叶......
从辽宁省蔬菜种植区分离筛选出的4株拮抗细菌R14、H4O2、H4O3和H4O4对番茄叶霉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牛津杯法试验结果表明,H4O4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