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前后相关论文
[摘要]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来,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不......
从十八大前后开始酝酿,到2015年9月13日正式公布,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份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
一、调查过程rn思潮是一个时代的音符,不同的思潮汇聚了一曲时代旋律.在潮起潮落之中,我们能够倾听到社会发展和时代热点的节奏与......
八大前后,毛泽东相继以各种形式表述了其反官僚、反腐败的思想理论,概括如下:一、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是诱发闹事的重要......
1956年是上海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过去的研究认为,这一年上海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历史机遇,上海的经济建设由此获得10年大......
十八大以后,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开放的中国需要有开放的视野,中国的开放与发展,包含了与当前世界格局和正处......
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中共八大召开前后这段时间,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积......
建国初期,我国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模式急......
本文从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论述出发,探讨了八大前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长期性、政治体制......
影响八大前后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必须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课题;二是"一五"计......
八大前后陈云研究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和实践,是在以苏为鉴,汲取波兰、匈牙利事件的教训.落实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方针的背景下发生的。主......
八大前后,邓小平在党员队伍建设问题上做出了深刻的阐述,为执政党党员建设理论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建树;他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思想是在党......
八大召开历经4O年,举办学术讨论会展开研究尚属首次,感慨系之, 仓促成文,为之纪念。...
<正>思潮是一个时代的音符。回首2012年,各类热点事件纷繁复杂,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背后往往是不同的社会思潮在发生作用。尤其是......
八大前后 ,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情况下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经济体制、工业化道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科技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以来,八大前后我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成为党史学科的热点和重......
中共八大前后,中国处在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新时代。......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到来之际,以非凡的勇气和高度的智慧,围绕着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毛泽东的贡献在于,他是看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严重缺......
期刊
周恩来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后,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了许多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不仅具有重要的......
期刊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中国......
刘少奇关于党和国家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不仅体现在中共八大之前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
一、《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正> 195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歌猛进的一年。"一五"计划的实施日新月异,二大改造快马加鞭。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讲,二大改造的基本......
<正>党的八大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既总结了历史,肯定了成绩,又提出了问题,设想了方向。这些设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思想准......
<正>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建设的方针是以重工业为主,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这种战略的内在理......
本文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选择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党的八大在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进行再认识的同时,对自......
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中国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都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