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地震相关论文
准确的地震矩张量和震源深度等震源参数是评估地震灾害、分析活动构造和研究火山过程的重要依据。地震震级越大,产生的破坏往往也......
收集了自1989年至1993年10月天津及其附近地区发生的M_L≥4.0地震和大同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共21次,经统计计算认为:天津台网对唐山......
本文定义了描述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三个参量E、T和R,通过对辽宁地区13次ML≥5.0地震的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辽西-辽蒙交界、营-海-......
基于AkioYoshida等人的研究思路 ,以大华北地区 (30°~ 4 2°N ,10 9°~ 12 5°E)为例 ,来探讨我国大陆区域强震和中等地震时空分布......
2009年,吉林地区先后发生伊通ML 4.7和靖宇县ML 5.0两次中等地震,是吉林省有记录以来地震强度较大、频次较高的一年。从震区地质构造背......
本文利用甘肃“十五”数字化地震台网震中距〈300km范围内台站的宽频带波形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甘肃景泰2014年11月15日Ms4.9地......
引用有关地震活动的频度面积S值方法[1 ] ,对川滇地区 1970年以来 6 7级以上强震前后的中等地震活动进行研究 ,发现强震的S值在震......
1996年包头西6.4级地震前,在震中西部临河盆地出现了显著的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和丛集异常,而且中等地震活动在时间上也表现出了集中......
通过对河南及邻区 1 970~ 2 0 0 0年全部地震资料的系统处理 ,发现 5级以上地震前存在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特征。经分析认为 :在本研究......
运用2007年以来山西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分析研究2009年以来山西ML≥4.0以上中等地震与流动地磁异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地磁......
分析了东郭井自2008年1月观测以来出现的水位与水温成组异常及其与周围中等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异常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
分析汶川地震以来,华北地区M≥4.0中等地震的时间序列、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华北应力水平在汶川M8.0地震、东日本MW9.0地震前后的变......
在较详细分析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中等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活动条带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中等地......
分析了广西及邻区中等地震前7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间扫描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等地震前的异常信息,......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等有感地震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影响。北京地区面积小、地震较少,缺少有效的中等地震短期预测指标......
分析了祁连山构造带1984年以来的13次中强地震(MS≥5.3),其中有广义前震的10次,占77%。广义前震与主震优势间隔时间3个月,优势空间......
定义了描述东北地区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3个参量E、T和R,并对东北地区11次M≥5.0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具......
用和达法计算河北及邻区地震波速比并按照不同震级不同窗口作滑动平均。通过对唐山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与中强地震对应关系的定性分......
定义了描述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3个参量E、T和R,通过对辽宁地区13次ML≥5.0地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辽宁地区Mi≥5.0地震前确实存在中等......
研究了华南地区 14次中强地震前中等地震活动特征 ,据此提出了本区中强震短期预测判据 :中期 (或中短期 )中等地震累积频度呈指数 ......
分析了鲁东-黄海活动地块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活动特征,探讨了该地块强震前中期阶段地震活动的演化图像,得到该区域强震前中等地震......
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北京地区有5个以上记录台站共76个地震事件,计算北京地区地震波速比的平均......
对河南及邻区中等地震前地震释放应变能速率B值进行时空扫描,通过对1970年至今所有ML≥4 7级地震前B值的时空演化的对比分析得出以......
通过对2010年10月24日太康ML5.0级地震前的资料进行回顾研究,认为在这次地震前,存在区域中等地震活动增强、ML≥2.0级弱震空区、弱......
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利用拐角频率的方向变化,用最小二乘法反演了2005年寿县ML4.1级、2006定远ML4.7级地震的发震断......
本文对2010年1月31日四川遂宁与重庆潼南交界4.8级(以下简称遂宁4.8级地震)和2016年8月11日重庆垫江4.4级两次地震,在地震地质构造......
着重对库尔勒附近分布的多条活动断裂中的霍拉山前、北轮台、博东与兴地等断裂活动新形迹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晚更新世......
通过研究北京地区的小震活跃与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1999年到2003年间频度异常与首都圈地区MS4.0以上地震具有一定对......
系统分析了北京及其邻区多年积累的震例资料,提出该区的地下流体异常分为趋势上升型中期异常、转折型中短期异常、突发型短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