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墓相关论文
2003年,洛阳市邙山乡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发现西汉墓一座。墓中随葬的陶器、铁器等文物多已散失,我们仅收集到其中的4枚花钱(插八下右)......
中山国,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天河北南部地区,是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中山国在当时群雄征战的动荡时期顽强生存了200多......
从禹铸九鼎开始,上古先民就对广域地理表示出巨大的热情。古地图忠实地记录着先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少相关的传说故事......
<正>中山国是汉代一个重要的诸侯王国,都卢奴,即今河北省定州市。中山国经两汉共17位王。经考古发现,已被确认为中山王墓的有西汉......
<正> 请保存好家务文书前一个时期,我在征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访问了不少家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家务文书被丢弃了,感到十分可惜!这......
【正】 一、虎噬鹿器座虎噬鹿器座(见封面照片)通高22、长50厘米。周身错金银,金光夺目,银光闪闪,黄白辉映,富丽无比。整个器物以......
【正】 一、三角文犀错金银铜三角“文犀”器座(图1),出土于一号墓。“文犀”是早已为人们所遗忘了的动物形象。这种水牛属的奇蹄......
【正】 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墓葬出土大批遗物,对于战国历史、地理、民族、文字、制度的研究极为重要,已经发表不少讨论文章,出土遗物......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平山中山国墓葬的发掘,为记载失明的战国中山国史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材料,有关刊物已发表了不少讨论文章,有些问题已......
【正】 近几年来,关于古中山国的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对其经济的研究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仅有中山整个经济面貌的......
<正>陈设用玉陈设玉器是专门用来观赏的玉器,是玉器品类中的佼佼者。各种陈设玉器雕琢精湛,构图变幻莫测,纹饰繁复华美,具有很高的......
<正> 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两座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中山国大墓的发掘,是令人兴奋的重大考古收获。两墓出土文物,已于不久......
本文是讨论战国中山王墓地M3出土的两件石雕六博局,分析其花纹和棋局设计,并与尹湾汉墓出土的木牍博局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由此对......
<正> 平山一号墓出土有铭刻的铜器五十余件。其中方壶、大鼎和兆域图铜板的铭文都在四百字以上,圆壶铭文二百余字。方壶和大鼎是中......
<正>战国中山国,是战国时代十二个"千乘之国"中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在已发掘的中山王及其家族墓中出土了......
兆窆图铜板铭文包括中山王颁发的关于营建王陵的诏命和王陵建筑平面图的说明等两部分,经数位古文字学者的艰苦努力,铭文的意思现已......
【正】 前言 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国都城遗址以西约2公里的一座大型中山王(?)墓(一号墓)的发掘中,发现一幅刻划在一块长94厘米......
<正> 1974年河北省文管会在配合农田基本建设中,对平山三汲公社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达一万九千余件,这一重......
<正>汉中山国是汉代的重要封国。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封其第九子刘胜为中山靖王,迁都卢奴(今定州),始为汉代的中山国。两汉共十七代......
期刊
<正> 以前我们对中国知道得很少,文献资料既不完整又不系统.汉朝刘向在编订《战国策》时,著录《中山策》九章,但对中山王的世系和......
<正>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戎"、"狄"族,大多数已与华夏族融合,有的则迁徙到大漠南北,剩下的只有在今......
<正> 由张守中同志撰集,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山王?器文字编》一书,著录了一九七七年在河北平山战国中山国墓葬中出土的一大批带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