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交流相关论文
[内容提要]神奇火光能引导当事人走出迷惑,使陷入绝境者得救,还能作为王朝兴盛的预兆等。佛教中火光有神圣、圣明的寓意。中土火光引......
10月18日,本刊接待了来自印度世界合作与文化关系联合会代表团的一行7位印度友人。双方进行了愉快的会见与座谈。本刊总编辑应金泉......
享誉世界的印度诗哲泰戈尔在1924年首次访问中国,与“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结下深厚友谊,两人竭力筹建中印学会并在印度创办......
中印交往,以印度之单向输出为主;中土文化之逆向传入十分罕见.宁梵夫教授质疑玄奘自述面见戒日王的交谈是玄奘将中国的帝王崇拜置......
"众人中辨认贵人"母题来自印度民间传说和佛经。印度故事注重被考验者艰苦实在的努力、经验积累、天神相助和英雄的胆略智慧。佛经母......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由佛教传播肇始的两国间的知识互动,一直延伸到数学、天文、医学、哲学、建筑、艺术等领域。从世界文明......
唐代以来,青藏古道作为连接中印之间官方及民间往来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及山川走向历来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青藏古道沿途各类佛寺......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1700多公里的边境线,经济发展处在大致相同的阶段。近年来,中印关系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
戒日王(590—647)是印度古代著名君王,也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641至648年间,戒日王与唐太宗频繁互遣使臣,书写了中印官方往......
王玄策是我国唐朝杰出的外交活动家,其相关事迹主要分为中印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和大唐境内的崇佛活动,这对大唐佛教影响深远。他把......
干宝《搜神记》在古代小说母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存该书不全,仍可看出文学与神秘崇拜交互影响的诸多母题,如树神、神物、火神、狐......
中印交往,以印度之单向输出为主;中土文化之逆向传入十分罕见。宁梵夫教授质疑玄奘自述面见戒日王的交谈是玄奘将中国的帝王崇拜置......
金庸小说以"狮子吼功"震群雄,以猛兽群吼烘染一种必要的氛围,以奇特乐音让对方失去战斗力。以声音伤人的人物,基本上都性情古怪,性......
隐忍是一种弱者作为复仇主体所不得已采取的复仇策略,也是复仇者具有能否成功行事素质能力的一个表现。先秦时期最有传播能量的“儿......
泰戈尔在20岁时写了《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文,对中国人民深表同情。1924年的访华,打通了几近闭塞的中印交流的通道,并在国......
自先秦始,中国与印度已有经济文化交流。中印之间最古老的交通线即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线路之一——"蜀身毒道",其主要路线区域......
中印之间的交流在两汉时期就已有记载。作为中国的邻国,当时的印度不仅在物质、文化等方面受到当时中国的影响,其对中国东输的植物......
法显的西游行为不仅促使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与深入发展,也为印度历史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宝贵史料,中印文化沟通交流离不开法显的卓越......
在清代历史演义小说中,喷火兽母题大为兴盛,这当属西来佛教故事母题。丝绸之路上的诸多游牧民族国家影响了由印度至华夏中原的佛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