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革命相关论文
中共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问题,只有不断思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才能推动革命史研究的不断前进。中共革命史是一幅内容丰富的历史......
全面抗战爆发后,因革命动员和抗日情感的双重需要,中共在延安组织了规模浩大、内涵丰富的“五四”纪念活动,将延安打造为新的“五四”......
传统革命史观一度在历史叙事中被奉为圭臬,但也给史学研究留下了罅隙。“新革命史”理念正以沛然莫御之势,在革命史领域掀起一股研究......
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赖以斗争的基础,涉县则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创建的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地.前后共有......
摘要: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是农民,农民群体是中共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善于抓住农民群体愚昧、落后......
本文通过对大渡河安顺场的实地考察,从指导思想、时局、战略、战术、与兄弟军友军的配合及策应、领导们的素质、结合群众等方面,对......
土地革命战争中前期,苏维埃政权为动员广大妇女参加革命,采取以保障婚姻自由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有效措施,但婚姻绝对自由的政策引起......
抗战胜利的突来,中共延续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来发展生产和壮大解放区力量;为填补民族矛盾结束后乡村动员空白,中共中央要求减租与......
第十五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7年11月4日至5日在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在文......
<正>作为讨论新中国文明内涵的前提,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共领导的阶级革命的内涵,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所在。虽然"革......
中共革命何以成功以及中共与农民的关系是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核心命题,马克·赛尔登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深入研究了这一......
黄道炫著《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以下简称《张力与限界》)自2011年11月出版以来,学术界、知识界反响热烈。就笔者的......
革命在其所以在、存其所当存。苏维埃运动是中共革命过程中逼不得已也是不可或缺的阶段,尽管苏维埃运动遭到失败,但它奠定了中共武......
基于抗战大局和自身发展需求,中共在节庆活动中围绕国旗和党旗的使用进行着双重思虑,即如何在独立的政治前提下表征国家的统一,如......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社会历史斗争的基本内容之一。历代爆发的农民战争中,仁人志士不断提出的各种主张,就是为解决该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冀中乡村的社会流动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失序,向上流动变得十分地艰难,而向下流动则变得非常地普遍,冀中乡村......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武力为手段,赶走了原有的掌权者之后,掌握了当地......
1927年爆发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中共在大革命遭到失败的危急关头,拯救中国革命的果敢行动,是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具有......
1948年申九"二二"工潮的爆发是工人经济诉求、国民党派系斗争和中共城市革命三重因素互相叠加、彼此作用的结果。工潮首先缘于工人......
《中央苏区的革命》一书提示人们,贫穷并不一定意味着革命。革命发生、发展与否同地权集中与否、阶级剥削和压迫深重与否、国民党......
任何社会都有组织,而具有不同组织结构的社会,它们之间却有巨大的差异,组织化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社会的效率与行动能力。由于......
"新革命史"提法的产生,有一个较长的研究与反思过程。这一过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革命史学术发展的一个见证。所谓新革命史,是指......
近十年来,“新革命史”逐渐成为中国史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他学科的部分学者亦参与其间,学术影响越来越大,而学界对其内涵和价值......
提及红军,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民主与平等。不可否认,草创时期,红军的确有过比较理想的实践,但那一过程极为短暂。随着红军部队的......
<正>本书是在201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金铮教授的一本论文集,是李老师十多年来研究的精华所在。李金铮,河北献县人,历史学博士,......
<正>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
1937——1949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一战争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从......
费正清不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专家,同时也是毛泽东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费正清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观察思考,认为毛泽东所领导......
在传统社会中,乡村女性实现自身社会流动的机会是比较渺茫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政权迅速地在冀中乡村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通......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海内外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讨论一个最基本的命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讨论......
费正清不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专家,同时也是中共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观察思考,费正清对中华......
自2004年起,本刊设立开放时代论坛,每年11月第一个周末定期举办,至今已逾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旨在邀集多领域学者,推进对前沿公共......
革命场域下的社会流动是政策主导与制度变革下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的运行所彰显出的并不是冀中乡村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是冀......
期刊
中共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阐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演变和最终结局,并为人类革命史的研......
<正>在著名的"年代四部曲"中,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半个多世纪(1789—1848)称为"革命的年......
<正>笔者曾在《中共党史研究》上连续发表两篇理论文章,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革命史或党史为例,对传统革命史观进行反思,提出......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以陕北、晋西北为依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了晋绥根据地。在晋绥根据地,中共对外坚持持久的对日抗战;对内,中共......
随着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内在政治属性的领导人肖像成为政治力量控制的政治公器。1937—1949年,基于政治生存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学界对中共革命史的研究逐步深入,很多以往被忽视的内容进入学者视野,例如对中共军队士兵的关注与研究。当前对中共军队士......
抗战时期以黑峪口村为代表的晋西北农村社会在中共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阶级的升降导致其村内土地的重新分配,继而引发的土地买......
<正>郑立柱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23. 6万字,68元该书以晋察冀边区党的文艺政策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了晋察冀边区的文......
不同于传统的乡村社会流动,1937--1949年冀中乡村的社会流动是中共革命主导下的社会流动。这种政治外力主导下的社会流动跟西方社会......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共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及其发展走向,其间革命的理念、理论和行动互为支持,密不可分。2019年8月,30多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