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铃蟾相关论文
目的:对东方铃蟾皮肤分泌物中的活性多肽进行分子克隆和分离鉴定,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为此类抗菌和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理......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东方铃蟾和中华大蟾蜍肌组织中肌球蛋白钙激活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6℃上升到32℃,两种动物两种肌组织AT......
期刊
应用5-HT抗血清,以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消化道内的5-HT免疫......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东方铃蟾的消化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大肠。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
对分布于胶东昆嵛山脉的东方铃蟾的种群特征和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其年龄组可分为幼体组(1.31%),亚成体组G(13.16%)、成体Ⅰ组(31.58%)和成体Ⅱ组953.95%),雌雄性比为1.16:1。......
东方铃蟾(Bombina oriebtalis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等省的狭长地带.体长在45毫米左右,背部布满大小不......
本文对内蒙古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铃蟾属Bombina新纪录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Boulenger)进行了记录和描述。......
目前针对东方铃蟾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铃蟾属或整个东方铃蟾分布范围内的种群进化关系或进化历史,虽然我国东北作为东方铃蟾的主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