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O2相关论文
为了提高LiNiO2的电化学性能,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铌掺杂LiNiO2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恒电流滴定技术(GITT)、电化学阻抗谱(EIS)等......
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较多的主要有LiCoO2、LiMn2O4、LiNiO2等化合物。目前商品化......
LiCoO_2、LiNiO_2、LiMn_2O_4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三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我国锰资源丰富、LiMn_2O_4制备成本低、环境影响小......
研究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LiNiyCozTi1-x-yO2的结构与性能,比较了LiNiyCozTi1-x-yO2与LiNiO2在充放电特性、物性、粒度分布等方面......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athode material Co-coated LiNiO2 for Li-ion batt
Spherical Ni(OH)2 powder coated with Co(OH)2 as raw material was mixed with LiOH to synthesize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
LiNiO2被认为是当前最具吸引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概述了LiNiO2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重点介绍了软溶液工艺的几种技术(包括......
用DTA和XRD研究了LiNiO2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为:LiNiO2(s)650~720℃ Li2Ni8O10(s)+4Li2O(s)+ O2(g)850~950℃Li2O(s)+8NiO(s)+1/2 O2(......
采用低温离子交换反应法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系统研究了低温离子交换法制备镍酸锂的工艺条件,如......
LiNiO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了LiNiO2的结构特征,报导了关于LiNiO2的结构相变和循环伏安方面的研......
LiNiO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了LiNiO2的结构特征,报导了关于LiNiO2的结构相变和循环伏安方面的研......
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O2掺杂Co和M(M代表Al,Mg,Mn)等元素进行了研究,掺杂元素的引入在改善LiNiO2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对其嵌......
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O2掺杂Co和M(M代表Al,Mg,Mn)等元素进行了研究,掺杂元素的引入在改善LiNiO2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对其嵌......
采用固气反应法,以LiOH@H2O和预氧化纳米粉Ni3O2(OH)4为原料,在加入H2O2和通入O2的条件下合成LiNiO2,其固气反应温度为700℃,烧结......
采用固气反应法,以LiOH@H2O和预氧化纳米粉Ni3O2(OH)4为原料,在加入H2O2和通入O2的条件下合成LiNiO2,其固气反应温度为700℃,烧结......
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的制备与掺杂改性研究进行了讨论。认为在优化合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掺杂改性是......
对正极活性材料LiNiO2贮存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锂过量不是LiNiO2碱性高的主要原因.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导致LiNiO2贮存问题的......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Zr—Mg掺杂的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Zrx/2Mgx/2O2(x=0,0.02,0.04,0.08,0.12).通过XRD、电化学测试手段对......
综述了近年来通过元素掺杂改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的元素掺杂组合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层状结构的稳定性和锂离子脱......
A layered LiNiO2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was synthesized by sintering the finely prepared mixture of lithium hydroxide a......
A layered LiNiO2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was synthesized by sintering the finely prepared mixture of lithium hydroxide a......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得到不同比例的Mg和Ni均匀分布的氢氧化物沉淀,再以此为核,用Co(OH)2进行包覆,得到前驱体,和LiOH.H2O混合均匀后,......
介绍了LiNiO2合成法及其掺杂研究进展,通过对LiNiO2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改进的两种途径并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掺杂改性.......
以碳酸锂、氢氧化镍和硝酸为原料,采用半固相法合成了镍酸锂,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和合成工艺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用DSC-TG对试样的热行......
应用第一原理局域密度泛函对LiNiO2及其掺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锂镍氧系正极材料是电子的良导......
应用第一原理局域密度泛函对LiNiO2及其掺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锂镍氧系正极材料是电子的良导......
本文采用XRD和EXAFS研究Al、Co和Mn原子掺杂对LiNiO2材料结构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掺杂材料具有与LiNiO2相同的晶体结构,都属于R-3m......
本文采用XRD和EXAFS研究Al、Co和Mn原子掺杂对LiNiO2材料结构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掺杂材料具有与LiNiO2相同的晶体结构,都属于R-3m......
本文采用添加碳元素、葡萄糖及使用多种试剂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了具有化学计量比的LiNiO2分析了这些方法在合成反应中的作用,同时......
本文采用添加碳元素、葡萄糖及使用多种试剂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了具有化学计量比的LiNiO2分析了这些方法在合成反应中的作用,同时......
锂离子电池因为其比容量是镍氢电池的2倍而成为现代化便携式电子器材(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摄相机等)的能量来源,将锂离子电池的应......
锂离子电池因为其比容量是镍氢电池的2倍而成为现代化便携式电子器材(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摄相机等)的能量来源,将锂离子电池的应......
采用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对自制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O2和LiCoO2进行了快速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不仅可以快......
采用流变相合成新方法,用LiOH·H2O和Ni(OH)2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通过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及其在充放电......
采用流变相合成新方法,用LiOH·H2O和Ni(OH)2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通过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及其在充放电......
用相转移法制备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考查了表面活性剂、辅助试剂的种类和用量,焙烧温度及时间等条件,用LiOH、Ni(NO3)......
通过分析镍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的结构特点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近几年从合成方法和元素掺杂、表面修饰方面对镍系正......
通过分析镍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的结构特点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近几年从合成方法和元素掺杂、表面修饰方面对镍系正......
以硝酸镍为原料通过化学氧化法先制备出NiOOH,然后与LiOH.H2O、La2O3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在空气气氛中低温焙烧制备球形La掺杂Li......
镍钴酸锂(LiNi0.8Co0.2O2)与目前商业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相比,具有成本低、实际比容量高和环境友好等优势.但LiNi......
在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市售的主要是LiCoO2材料,但是由于钴资源稀缺且有毒性,不完全符合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经济的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超软贋势平面波法,对Ti掺杂LiNiO2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晶体结构、原子布局、态密度、能带......
综述了近年来通过元素掺杂改善镍系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不同元素掺杂改性的机理及其效果,认为在优化合成条件的基......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存在合成困难、循环性能差和热稳定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LiNiO2本身的晶体结构有关.本文从LiNiO2晶体......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和进展。对LiCoO2 和LiNiO2 的特点、合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质量轻、自放电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电动汽车、国防科技和航空航天等领......
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较多的主要有LiCoO2、LiMn2O4、LiNiO2等化合物。目前商品化......
从制备方法、比容量、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及其掺杂化合物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今后研......
本文综述了锂离了也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Li-CoO2、LiNiO2、LiMn2O4的结构特点,合成工艺方法和性能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