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臣相关论文
《四库全书总目》附有许多案语,本文主要考察史部提要案语。这些案语体现了馆臣于史部收书时遵循循名责实等原则,反映出馆臣尊经尊......
撤毁书事件是《四库全书》纂修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在事件发生后鲜为人知,未被注意。直到清末,人们才......
《四库全书》提要稿分为分纂稿、汇总稿、书前提要和《总目》提要四大类。文章将前人对《四库全书》提要的比较研究作一回顾,分为......
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皇帝下诏征集天下藏书,后又接受朱筠建议从《永乐大典》中搜辑遗书,最终发展为开馆纂修《四库全书》。天......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设的四库馆曾先后任用360名正式馆臣,负责征书、纂修、校订等各项事宜。馆臣大都是文人名士,堪称“贤俊蔚兴,人......
清选学家吴县余萧客著有<文选音义>和<文选纪闻>.<文选音义>,四库馆臣竭力贬斥,以为有八失,钱泰吉<曝书杂记>则云:"吴县余仲林集<......
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和他的学术著述的关系密不可分:他主张经术研究学以致用,他的易经研究在当时和之后一段时间很有影响.用易的适变......
<正> 《全唐文》卷七九九皮日休名下收有《题同官县壁》一文。很明显,“全唐文馆”认为这是皮日休所作,人们也都认为这是皮日休所......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絮斋先生。袁氏《絮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爽》而止”......
《石渠宝笈初编》有别于其他著录处,是对历朝名家作品以真赝、摹临及艺术水准分为上等或次等。上等者对其材质、尺寸、款识、题跋......
《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著录《农桑辑要》时犯了一个严重的失误。馆臣们认为这部元代官修的农书已经失传了,于是从《永乐大......
萧云从的<杜律细>对杜诗中的拗句通过改变字音强使其协于平仄,遭到了王士禛的严厉批评,因而该书逐渐不为学界所重,乃至最终散佚.四......
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和他的学术著述的关系密不可分:他主张经术研究学以致用,他的易经研究在当时和之后一段时间很有影响。用易的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