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相关论文
“至善者,心之本体”与“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阐述心体的关键话语,但从表面上看,两者是矛盾的。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它们只是阳明......
邢昺《论语注疏》是依循孔颖达《五经正义》的精神,以何晏《论语集解》作为底本,删削皇侃的《论语义疏》,加上邢氏的发明所写成。......
韩愈诗歌中有以写怪奇之象为特征的一类,此诗在这方面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诗中的双鸟,从海外飞到中州;但长期分离,不能相伴鸣酬......
在《进学解》中,假犯别人之口,韩愈对他的读书生活,曾作过这样的一种描述:“先生回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
民国时期新疆道教,以民间信仰形式散处北疆各地,历经社会变迁,形成僧道共处、释老共存、道家为主的地域特点,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氛......
董澐作为浙西"隐儒"的代表,早年专工诗歌,后以古稀之年师事王阳明,完成了"从诗而儒"的转变,其于心学的悟道能力备受阳明认可。但是......
李阳冰《草堂集序》所记李白出生的传说,是化用了道教教主老子出生的传说。这些传说,是李白或其先人为攀附李唐王室,神化姓氏,抬高门第......
梅尧臣是宋代诗歌史上一位具有开拓意义的诗人,他的平淡说始创宋人以平淡论诗的风气。他用诗歌反映民瘼、讽刺时弊,以淡泊自然反对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