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论述语言类型学方法是汉藏语研究的有效方法,认为它对于深入揭示汉藏语的深层特点和历史演变规律具有重要......
侗台语和南岛语、汉语有过不同时代的密切接触,侗台语中的这些借用成分不能作为发生关系的证据。进一步的比较表明,侗台语和藏缅语......
研究语言必须解决使用什么眼光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汉藏语必须要有"分析型"眼光。文中通过实例说明分析型眼光对汉藏语研究是有效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据1990年统计为9120031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有壮族......
汉语与藏缅语的数词有同源关系,侗台语族的黎语和仡央语的基本数词借自南岛语系的古马来-他加洛语,壮傣、侗水语的基本数词借自中......
著名学者丁邦新、孙宏开主编的《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汉藏语研究的历史回顾》一书于新近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汉藏语系是......
西夏党项人的族称Tangut里的-ut已知是蒙古语的复数词尾,但Tang的语源尚不清楚.本文提出它来自原始汉藏语的mγ(a)ng,声母从mγ-到......
电视新闻作为广大牧民群众了解世界的重要桥梁之一,加强对电视新闻中的汉藏翻译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电视新闻中的汉藏语翻译效率.......
西南官话、湘语、江淮官话、平话等汉语方言有一个表"肉"义的ka音节词,常用于儿语中。从声韵调方面看,汉语方言中的ka没有汉语来源。......
“句吴”之“句”,这个“夷语发声”其本质是一个喉牙辅音,从这个认识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夷地区的族名、地名中,这一“夷语发声......
语言接触是语言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汉语研究必须注重与汉藏语研究的联系。文章从“语言之间的接触”,“方言之间、方言与少数民......
摘 要:在上古汉语谐声系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部分晓母字与明母字的联系很密切,“墨-黑”就是其中的一组。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不少......
从王力所著《同源字典》中未注意的“同源字”中尚可发现并甄别出不少“同根字”。有些字在王力《同源字典》中虽已收录,但这些字......
先秦两汉文献在汉藏语历史比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从其在确定同源词上的贡献和历史资料价值两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简要介绍、讨论和评介2013年国外藏缅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该年度国外藏缅语研究的重点在藏缅语的谱系分类及其历史比较的......
本文通过对“汉藏历史比较语音学”研究的现状、思路、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指出今后应加强“汉藏历史比较语音学研究史”研究,......
本文以古籍及故训为材料,着重用王念孙《释大》及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大”及与“大”义密切相关的同源词,主要用音系法系联......
汉藏语相对世界其他语言而言有许多特点,比如词的单音节性及声韵调的音节结构,主要靠虚词表达语法意义,名词经常与量词结合,词根复合是......
立足汉民族文化内部诸形式之间的认同和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等,论述了汉字构形的对称和汉语语法的偶意,寻绎了其深层通约的理据,初步......
学术界对筒牍帛书里相通用的字及异文一般统称“通假字”。实际上,这些“通假字”中有一些是同源字。因为同源字之间音义相同或相近......
苗瑶语的核心词与汉藏语其他语族的有词源关系,较为突出的是与侗台语的核心词有词源关系。苗瑶语和侗台语的一些同源词声母*pl-与藏......
本文简要梳理国际汉藏语暨语言学会议在我国举办的历程,重点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成功举办该会议的意义,旨在说明借由会议平台,......
本文是《汉藏语中两个性质不同的”-韵尾》的续篇。汉藏语中除了塞辅音韵尾*-g应该两分外,鼻音韵尾也应该两分:一为原生韵尾,一为派生韵尾......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一书从汉藏语比较的角度,采用断代描写法,综合运用多种传世和出土文献对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一些......
本文通过对2016年境外发表的有关藏缅语语言研究方法论、语音、历史比较、形态句法、词汇语义、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应用语言学、自......
【正】 共同汉藏语有没有声调?是不是利用声调来区别意义?假使有声调,究竟有几个调类或调位?回答这样的问题只能是根据历史文献和......
精母主要有精心谐声,精山心谐声和精见谐声。精母偶尔也与喻母、来母、泥母、端母及唇塞音声母字谐声。与山母来母谐声的精母字上......
在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中,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别的......
文章考察了汉语和侗台语在“贼、战争、敌人”和“掠、偷、抢”之间的词汇对应,发现两者在语音与构词方面有深层的对应,呈发生学特......
主要借鉴Rijkhoff的方法,基于语言中计数表达形式的不同,讨论汉藏语中的集合名词和种类名词。通过对量词和复数标记的发达程度的考......
“差比”是人类各种语言都要表达的重要语义范畴。本文本着汉语和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文献参阅等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自1968年10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只有8人参加的第1届"汉藏语构拟会议",到1974年第7届始定名为"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ICSTL......
自1968年10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只有8人参加的第1届"汉藏语构拟会议",到1974年第7届始定名为"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ICSTL......
戴庆厦教授 ,著名语言学家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成员 ,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今......
<正>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龚煌城教授《汉藏语研究论文集》(《语言暨语言学专刊》两种之二,16开本精装本)于2002年8月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