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熹,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8
朱熹善书法,名重一时。他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学书,后...
[期刊论文] 作者:朱熹,,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 年份:2012
名家评介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门人黄幹曾总结他的成就为:“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辨诸儒之得失,辟异端之论谬,明天理,正人心,事业之大,又孰有加于此者。”...
[期刊论文] 作者:朱熹,,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年份:2020
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
[期刊论文] 作者:朱熹,,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6
《四书集注》是朱熹(1130—1200)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朱熹祖述二程的观点和做法,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他为四者分别做了...
[期刊论文] 作者:朱熹,,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快乐语文版) 年份:2006
字词注释此句出自南宋朱熹的《春日》。等闲:寻常、随便。东风:春风。识:认识,了解,领悟。全诗连接春日...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国,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5
朱熹宗祠是全球唯一的以朱熹名字命名的朱氏宗祠”。这是世界朱氏联合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熹第29世孙朱杰人教授先后两次到朱熹宗祠考察得出的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清燕,, 来源: 年份:2012
专题研究作为构成朱熹文学创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朱熹组诗,有利于多角度、多侧面地揭示朱熹文学创作的真实风貌。本文依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朱熹理学思想,通过对朱熹组诗创作概...
[会议论文] 作者:廉敏, 来源:“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南宋“集大成”的理学家朱熹是一个积极的辟佛者。朱熹辟佛的视角也扩展到了史学领域,这使得其史学思想也带上了辟佛的色彩。辟佛视野下的朱熹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面对异域文化的一个典型。...本文总结了朱熹辟佛思想的内涵,浅谈了朱熹辟佛的思想对其史学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汉代以后佛学与史学间发生并发展的各种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龙念,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综述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阐述朱熹的教育思想,考证朱熹为官清廉的历史事实.文章认为,朱熹在抗金派与投降派的矛盾、理学与反理学的矛盾、清正为民与腐败集团的矛盾这三大矛盾...
[期刊论文] 作者:朱熹,,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3
朱熹不受时风熏染,取法唐人而上溯、晋。Song calligraphy since Su Shi, Huang Tingjian the fo...
[期刊论文] 作者:乐爱国,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6
冯友兰早年的《中国哲学史》重视对于朱熹"理""气"的讨论,对现代朱熹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冯友兰晚年所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除了讨论朱熹"理""气"外,还通过对朱熹论《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阐释,在朱熹本体论中引入"道"的概念,并在构架"道"与"理""气"的关系中,强调"道"是"‘理’...尤其是,冯友兰对于朱熹"道"的论述,不仅依据朱熹易学对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阐释,而且合乎朱熹《中庸章句》的思想,实际上开启了朱熹哲学研究的新路径。...
[期刊论文] 作者:陈遵沂,,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2
朱熹在哲学的主题、方法等方面多有创意.文章略述:对“无形而有理”的“太极”本体的探索是朱熹哲学的主题;朱熹哲学的心性论,重视人的本真存在;朱熹哲学的“致知在格物”、“...
[期刊论文] 作者:何生根,,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2
论述了朱熹与浙江书院的交往,认为朱熹讲学促进了浙江书院的发展。分析了朱熹频繁出入书院,积极讲学于浙江各地的原因,以及朱熹如何利用书院达到他的政治理想,最后,探讨了朱...
[期刊论文] 作者:朱清,,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6
探寻朱熹与书院的关系,感触朱子理学尤其是朱熹教育思想对书院文化的影响,能给现今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以有益的启示。一、朱熹和他创办的四所书院朱熹既是伟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5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朱熹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6
探寻朱熹与书院的关系,感触朱子理学尤其是朱熹教育思想对书院文化的影响,能给现今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以有益的启示.一、朱熹和他创办的四所书院朱熹既是伟大的思...
[期刊论文] 作者:郭自伟, 来源:绿化与生活 年份:2000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还是一位热爱森林、喜欢植树的古代学者。  朱熹自幼爱森林,爱植树。在福建尤溪县的溪南书院旧址现存两株古樟,相传为朱松、朱熹父子手植...
[学位论文] 作者:郭良桂,, 来源: 年份:2009
朱熹山水游记是朱熹散文乃至朱熹所有文学作品最重要、最具文学性的一类。由于各种原因,迄今研究者尚未给予其应有的足够重视。本文在初步考察朱熹山水文学的整体创作状况及...
[期刊论文] 作者:朱其祥,籍灿,李兴富,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本文根据地方方志及前人的零星记载,归纳整理出“朱熹登齐云山揽胜赋诗”、“朱熹在政治上同情吴儆”、“朱熹与吴昶的师生情”、“休宁‘卫道’之争”、“安徽省立二师主办...
[学位论文] 作者:王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份:2004
本论文用考据的方法,梳理朱熹治《易》之历史,试对朱熹《易》学思想之特征、渊源、发展过程及其在理学体系中的地位等,作出系统的论述。  关于朱熹治《易》的历史,本文说明他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