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辟佛与朱熹史学

来源 :“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集大成”的理学家朱熹是一个积极的辟佛者。朱熹辟佛的视角也扩展到了史学领域,这使得其史学思想也带上了辟佛的色彩。辟佛视野下的朱熹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面对异域文化的一个典型。本文总结了朱熹辟佛思想的内涵,浅谈了朱熹辟佛的思想对其史学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汉代以后佛学与史学间发生并发展的各种联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博物馆文物不同环境的介绍,提出了对文物保护环境的控制以及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运行成本进行了计算以及控制。
本文通过对竹简文物出图后由米黄色变成了深褐色问题的分析,从有机基团的角度对竹简的变色和脱色机理进行研究,并辅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从分子水平的角度研究了脱色前后竹简中有机发色基团的变化,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方法对竹简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
本文通过四神云气图壁画材料、破坏类型、保存环境和原有保护历史的综合调查,探索其破坏原因,在现代技术和材料基础上,研究此类壁画保护和修复的技术、材料和方法,最终实施对该壁画的保护修复。
本文首先阐述了天衣无缝的修复技术在古代书画、古代纺织品、西方艺术品、油画等方面的应用,进而提出了天衣有缝的修复理念,研究表明,在纺织品文物修复上,可识别原则可以进一步地扩展到除被修复的文物本体之外,除一般人可视的修复材料种类和区域范围的可识别之外。
本文通过对馆藏纸质文物保护的历史进程以及现状的介绍,提出并探讨了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预防意识缺失、研究力量薄弱、科学技术不足等问题,进而对南京博物馆的工作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
历史学的性质问题是史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东、西方史学界曾有过长期讨论,学者们各执己见。本文就围绕历史学性质问题的主要论断一一梳理,并加以述评,进而提出自己的浅见。历史学并非科学,只是一门带有科学属性的人文学科。只有对历史学的性质定位准确了,才更有利于历史学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当前有关史料学和历史研究法的著作,对“史料”、“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等基本概念都未能给出确切的定义,因此在一些史学论著的史料运用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不利于史学学术规范的建立。本文试图重新解释史料的概念,划清史料与非史料的界限;重新划分史料的层次,将原始史料和第一手史料区分开来,澄清一些原本模糊的基本概念,正确解释史料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利于史料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我国史学有许多优良传统,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资治鉴戒的教化传统,一个求真求实的实证传统。这两个传统作为优秀的史学遗产,无疑是当下史学发展的基础,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学传统进行现代转换的必要性,浅谈了史学传统的现代转换的路径,提出中国古代史学传统进行现代转换时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唯物史观是他们合作形成的具有标志意义的成果。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的洗礼,唯物史观遵循内在逻辑分别向具体和抽象两个方向拓展:前者深化与社会实践的直接联系,主要由马克思发展成为剩余价值理论;后者回应理论界的挑战并予以升华,主要由恩格斯发展成为辩证唯物主义。
碑刻与流传至今的文献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字资料,但它又不同于纯粹的历史文献,碑刻是实物,是有形的,因而兼具考古材料的性质。本文以宋代为例,浅谈了补史之缺和碑刻与史乘之互证等碑刻史的历史意义,阐述了碑刻的其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