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润川, 来源:青年与社会 年份:2020
文章论述了《尚书》中德治的思想的根基、涵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德治的实施方法,包括敬德保民、努力修身、任用贤臣、德罚并施。为深刻把握尚书中德治的意义及传承《尚书》这...
[学位论文] 作者:张扬,,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年份:2020
孔颖达的《尚书正义》作为《五经正义》之一,代表唐前《尚书》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在经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共分五章,从《尚书正义》的纂修概况、阐释体例与原则、...
[学位论文] 作者:张远影,,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20
尚书》作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乾嘉学者对其研究与注释的著述不胜枚举,而吴、皖治《书》各具特色。鉴于前人多重视皖派《尚书》方面成就,而对吴派《尚书》训诂研究鲜有涉足。...笔者将以前贤时哲的研究论著为起点,将吴派《尚书》代表人物、代表作:惠栋《古文尚书考》《尚书古义》、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仔...
[期刊论文] 作者:朱玉霞,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2020
胡伸《尚书解义》牵合他经、他篇作论以挖掘《尚书》经义,实助益于呈现经典之间和《尚书》篇章间的关联性;同时又援史例以证经,使《尚书》经义更为立体。胡氏对伪孔《传》之...
[学位论文] 作者:宋吉如,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20
尚书中候》是诸多谶纬中产生较早的一部,全书共分十八篇,按照时间先后,以人物为中心分别记叙了尧、舜、禹、夏桀、成汤、纣王、文王、武王等各朝帝王或者霸主所见的符应灾祥。...其文本内容对于政治、经学、文学、史学的研究均有裨益,然而现今学界对《尚书中候》的研究多是于谶纬研究或尚书纬研究中附带论述,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鉴于此,本论文对《尚书中候》的文献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尚书中候》的未来研究...
[学位论文] 作者:陆岩,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20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乾嘉时期最重要的《尚书》研究著作之一,在后世《尚书》诠释新作迭出的情况下,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尚书》研究不可缺少的参考书目。...本文以孙星衍的《尚书》研究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材料的梳理考查孙星衍《尚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与孙星衍生平经历相联系探讨孙星衍研究特点产生的原因,以期对孙星衍的《尚书》研究成果做出较为客观的评定...
[学位论文] 作者:张蕊,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2020
尚书埤传》是朱鹤龄《尚书》学的代表作。《尚书埤传》共十七卷,稽古求是,征引广博,梳理《尚书》学相关的考证成果,考辨蔡沈《书集传》及历代《尚书》相关考证的讹误,兼发己见。...由《尚书埤传》的内容及其中蕴含的经学思想,可以进一步明晰清初《尚书》学重拾训诂考订,涵育求实学风的发展趋势。朱鹤龄撰写《尚书埤传》深受明末清初崇...
[学位论文] 作者:李爱华,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20
尚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档案汇编,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对《尚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研究范围及视野,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尚书》在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以及保存上古档案史料中的价值和作用,深化对《尚书》的研究。...本文通过以下三个部分对《尚书》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进行系统性研究:第一部分是《尚书》的源流。这部分对《尚书》的概况进行了阐述。首先对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不...
[学位论文] 作者:夏琳婷, 来源:青岛大学 年份:2020
尚书》真伪问题,自两汉以来便已众说纷纭。明代以后,“尚书为伪”的论说,在《尚书》真伪争论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当下针对《尚书》学的研究,多是围绕辨伪学者及其代表作展开,而以辨真诸说为对象的《尚书》学研究相对较少,并未受到同等重视。...随着《尚书》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晚清时期存在《尚书》辨真著作涌现的小高峰。洪良品是晚清古文《尚书》辨真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关于《尚书》著述《龙冈山人古文〈...
[学位论文] 作者:蔡欣,,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20
尚书》传承数千年,《尚书》学研究也薪火相传。太炎先生的《尚书》研究,是《尚书》学研究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太炎先生尚书说》一书是由太炎先生讲述,其弟子诸祖耿整理的一部太炎先生《尚书》学著作,目前学者对其研究较少,未曾有从训诂角度专门研究的论文。...本文就以《太炎先生尚书说》为研究对象,从训诂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太炎先生生平与学术思想、整理者诸祖耿与《太炎先生尚书说》...
[学位论文] 作者:陈彤,,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20
尚书》训诂经历了汉唐传注疏释与宋元义理阐发,发展至明,已积累出丰硕的学术成果与多元的训诂手段。明人在《尚书》训诂上面临着总结反思与开拓求新两项任务。本文基于明代...
[期刊论文] 作者:黄群昂,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20
兵部尚书职掌的范围涉及军事管理的各方面,对明代军事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防止兵部尚书权力过大,中央朝廷给予宦官一定的权力,兵部尚书与宦官形成内外双轨制。明...
[学位论文] 作者:张楠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2020
晚清是《尚书》学发展的转折期,以吴汝纶为首的桐城派文章家对《尚书》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别于传统《尚书》研究,成为晚清《尚书》研究中一股独特的潮流。...《尚书谊略》是姚永朴学术转向后写的第一本经学专著,也是唯一一本《尚书》...
[学位论文] 作者:钟云瑞,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20
尚书》记载着华夏民族的早期历史记忆,内容广博深刻,在中国传统经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尚书》总结的治政经验、蕴含的思想观念、揭示的历史规律,具有时代超越性和价值延续性。...《尚书》的思想智慧成为构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在历代政治、文化、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尚书》学研究成为中国古典学术的重要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张雨,, 来源:国学学刊 年份:2020
隋文帝开皇三年,改都官尚书为刑部尚书,由此确立刑部作为六部之一的格局.这次改制的背后,既有着北魏北齐以来司法政务运行集并化的影响,又直接受到西魏大统十二年的尚书省改...
[期刊论文] 作者:赵培, 来源: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2020
《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的出版显示出西方汉学界《尚书》学研究新变化,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结论认识上,都是对中西传统《尚书》学的"双反动"。文...
[期刊论文] 作者:姚波,吴晓萍,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兵部尚书是唐代中央重要官员,职权剧要.就出身阶层而言,唐代绝大多数的兵部尚书出身地方郡姓,充分体现了世家大族对朝廷要职的掌控力.从时段看,由于门阀政治的衰落,唐前期非...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卫峰, 来源:研究生法学 年份:2020
尚书符是西晋时出现的并由尚书台独立下发的官方文书。西晋的尚书符多与礼制相关,东晋的尚书符内容较西晋扩大,还涉及官员选举、劳役征收、颁布禁令和地方事务管理等,表明尚...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光胜,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20
清华简等文献的出土面世,为解决《古文尚书》真伪公案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用语习惯、字词演变、文意主旨、篇目差异、文体格制、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对比清华简《尹诰》《傅说之命》《厚父》《成人》与梅赜本《古文尚书》相关内容,可知后者确系后世补辑之作。...借助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等出土文献考辨《古文尚书》真伪公案,重新探查其辑补、形成年代,总结南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辨伪方法和范式之得失,可为《尚书》学研究开辟新的境界。...
[学位论文] 作者:李绍馨,,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2020
明代兵部尚书在中央权力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提高六部地位之后,作为兵部最高长官的兵部尚书的地位也随之提升。经考证,洪武朝实际掌管兵部事的尚书有25人,嘉靖朝有23人。...从两朝兵部尚书的具体情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兵部尚书的选任方式更加专业化,洪武朝兵部尚书选任多由“皇帝特简”,而到了嘉靖朝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廷推”制度,而且这一时期对于兵部尚书的选拔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