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大抵探讨宋学的,总会牵涉到“佛”和“道”两方面去。据《居士分灯录》说:“敦颐启迪于慧南,发明于佛印,廊达于常总。”其他各子也都与当时禅宗所谓的五家七宗有相当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通过对几首陶诗的剖析,希冀从内证中,对陶渊明从庚子到乙巳年间的行踪进行疏理,对其一段生平讨个准确的说法....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5
修水陈家“一门四杰”,何以闻中中华?本文从陈寅恪的陶学研究入手,窥视“一门四杰”的文化取向,发现这是一个酷爱传统文化的家族,他们有“独具只眼的史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7
陶渊明是一个谜。陶渊明之谜并非完全解开。陶渊明是否信奉天师道,陶渊明对家族Tun遭命运的思忖和生死观念等等人生之谜。本文作者通过陶诗陶文索取内证而解读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2
一、“酒”是陶渊明的生活和文学的标志袁行(?)说,陶诗集中写饮酒,以至形成一种文学的主题。酒,已成为陶渊明的生活和文学的标志。又说,饮酒在渊明那里则是一种愉悦,他饮酒是...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近来学术界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关系问题,持有不同看法。雒江生写的《略论桃花源记与系诗的关系》一文(《文学遗产》1984年四期)认为:“记和诗没有任何联系,是陶渊明在...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根据"序言"和"诗"中的重要词语,诗的主题思想,作沿流溯源式的探究;陶渊明本着儒家的生死观,通过而表明的观点是崇儒否佛的,是一百年后范缜与以梁武帝肖衍...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曾集题识》一文,行霈和龚斌先生的点校互异,且均有疏忽之处。今再进行点校,以恢复普文原来的行文语气。...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0
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中说:关于陶渊明血统之属于溪族及家世宗教信仰为天师道这一点,寅恪已别著论文专论之,故于此点不欲重复考论.乘化归尽乐...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7
陶渊明始家何处?历史争议较大。本文从乡土材料和诗文内证入手,对陶渊明的“旧居”、“上京故居”、“火灾后起居”及“始家宜丰”等作出了新释。...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6
前人对陶渊明四言诗颇多微词。本文作者通过长期研究有诸多新的发现。这里,重点对陶潜四言诗特色进行了发掘;同时也对流行的多种《陶渊明集》注释提出了异议。...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6
Zhong嵘为何以“田家语”评陶诗?“田家语”入陶诗的思想基础、行为基础是什么?“田家语”入陶诗的时代意义何在?本文作了鲜见的探索。...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7
黄庭思想的“源头”何在?众说纷纭。本文注重山谷“心灵对自己的召唤”,并从这个视角,深入探讨他思想的变与不变。...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4
(一)陶公咏贫士的美学观陶渊明集中有,这是陶公在自己的美学理论引导写的一组诗,今从三方面看其美学观....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正】 一 汉赋的渊源 在对汉赋作探源时,常会论及下面三个问题:一是屈原作品名赋的问题;一是楚辞和汉赋的关系问题;一是汉赋与诗经的继承问题,现且言其要而出己见. 关于以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中说:“最能引起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经吹嘘或附...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章对陶渊明的名、字、号以及《桃花源记》一文的内涵作了详细的考释说明。...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本文从对《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辛丑年正月五日游斜川》、《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三首诗的分析 ,论述了陶诗以干支纪年的连贯性的特点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h...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0
孔孟的确没有自成系统的美学理论框架的“显体系” ;但有对美学“一以贯之”的言论与思想 ,质性明确而独特 ,且环环相扣、自成一统 ,可称之为“潜体系”。对此 ,陶渊明心领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