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6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7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顾恒琴(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棉1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4年从辽1038品系中选择特早熟多铃变异株,后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培育而育成的特早熟...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王国山,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4
棉花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顾恒琴,王国山,毕淑兰(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是棉花栽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北方特早...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 来源:新农业 年份:1994
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2号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王国山,顾恒琴,毕淑兰辽棉12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由4228×4082组合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早熟、抗病、优质、丰产的棉花新品种,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王国山,毕淑兰,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4
棉花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顾恒琴,王国山,毕淑兰(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是棉花栽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北方特早...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毕淑兰, 来源:新农业 年份:1994
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2号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王国山,顾恒琴,毕淑兰辽棉12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由4228×4082组合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早熟、抗病、优质、丰产的棉花新品种,1990-1992年参加辽...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 王国山, 李连波, 吴琼,, 来源:农业经济 年份:1998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设想和建议顾恒琴王国山李连波吴琼为了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中国农村奔小康,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宏伟战略。这是需要全社会的参予并依...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吕春修,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7
辽宁棉花育种回顾及品种价值分析王国山顾恒琴吕春修(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辽宁省农牧厅)辽宁位于我国植棉区的最北界,受无霜期短和有效积温不足等气候因素影响,只能种植特...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 来源:新农业 年份:2002
辽棉16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以4086为母本,以辽棉6号、6496及4249的混合花粉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后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选择育成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健壮,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1984年从人工病圃选择自然变异株,经过多年连续定向筛选,于1993年育成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辽宁省内外试验示范结果证明,该品种早熟性即,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比目前推广季棉品种增......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王国山,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辽宁省棉花抗病育种从1951年开始至今,已有48年的历史,先后育成了辽棉系列抗枯黄萎病品种和品系近20年,填 我国短委抗黄萎病品种和兼抗品种的空白。...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通过5个杂交组合后群体表现,分析了不同遗传背景下早熟性,丰产性,纤维生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是最基本的。霜前皮棉产量,皮棉总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是由显性......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王国山,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5
辽棉12号生育期130天(夏播110天),枯萎病指数0.64%,黄萎病指数9.6%,纤维主体长度29毫米,纤维比强度22克/特克斯,麦克隆值4.2丰产性好,适应性广。......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王国山,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1
棉蚜是短季棉区主要害虫之一,作为控制其危害的主要手段——化学防治已暴露出诸多弊端,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由于天敌数量的减少和蚜虫抗药性的加强,新农药...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1
我省属特早熟棉区,又是枯、黄萎病重发区。病田面积占全省棉花面积的32%以上。轻者减产20%,重者造成绝收。选育早熟、抗病棉花品种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拟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 来源:新农业 年份:2002
【正】辽棉17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的4084与4258进行杂交,经多年定向筛选而育成的棉花新品种。株形呈塔形,辽宁棉区打顶后株高65厘米。株形适中,果枝呈Ⅱ式。...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王国山,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8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Unusualearly-ripeandAnti-diseasedNewCottonBreed-Liaomian15特早熟短季棉育种是我国自80年代初为解决北方特早熟棉区春播和黄淮海地区夏播棉花生产中出现的积温不足与高产...Special precocity disease-res......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侯忠, 来源: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年份:1997
农作物品种资源是进行作物育种和一切生物科学研究的基础。本文结合辽宁省品种资源工作现状,阐述了品种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重要性和工作内涵,提出了辽宁省“九五”品种资源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毕淑兰,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1984年从人工病圃中选择自然变异株,经过多年连续定向筛选,于1993年育成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辽宁省内外试验示范结果证明,该品种早熟性好,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比目前推广短季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山,顾恒琴,毕淑兰,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通过5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表现,分析了不同遗传背景下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是最基本的。霜前皮棉产量、皮棉总产量的杂种优势......
[期刊论文] 作者:顾恒琴,王国山,毕淑兰,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5
棉花新品种──辽棉12辽棉12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77年用抗黄萎病品系4228同兼抗品种辽棉7号姊妹系4082进行杂交,经人工混生病圃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1994年经辽宁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