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2
关于陈寅生,我们知道的很少。学习、收藏墨盒镇尺等近代刻铜文房,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陈寅生,最能引起我等后学兴趣和激情的也是陈寅生。随着实物收藏和寓目寅生真品的逐渐...
[期刊论文] 作者:星汉,,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陈寅是清代西域诗人中唯一一位没有返回关内的戍客。其西域诗数量为历代西域诗人之冠。为其诗集作序者地位之高,在西域戍客诗人中也绝无仅有。通过陈寅的诗作,我们看到封建社...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20
陈寅生传名于后世,主要是因为其高超的刻铜技艺(图1)。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收藏活动持续发展,“寅生刻”铜墨盒(图2)的知名度愈来愈大,已经成为一个收藏门类的标志。...喜见其刻,继而欲知其人,然而陈寅生的史料稀少而零碎,我们通过不断地搜集整理、考据耙梳、存真剔伪,其形象逐渐地清晰起来。...以存世实物验证、补充前人记载,以收藏实践促进理论思考,对于陈寅生的研究一步步深入起来,有了一定的学术关注度。今天说起陈寅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20
陈寅生(1830-1912),名麟炳,字寅生,顺天(今北京)人,诸生。擅刻铜,是清末著名的铜刻艺术家。兼擅篆刻,工书法,绘画也有声名。...陈寅生的书法作品,有一种是代别人书写的,即内容文本的作者,请陈寅生来书写。...关注这一类陈寅生代书墨迹,不仅能欣赏到寅生的书艺,也能由此探知寅生的社会关系和交游,并能折射出清末京城士林及文人收藏圈的礼仪风尚,对解读寅生艺术的背景、风格及内涵有一定的帮助。  一、代鲍康书...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20
陈寅生 是清末的刻铜名家,以秀才身份而业铜,在铜墨盒上书写镌刻,使得文房铜刻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图1),成为当时的京华名物,也使得多年以后,墨盒镇尺等成为人们喜爱的收藏品,成为文房收藏品里的一个分支。  ...我们是从铜墨盒的收藏中知道陈寅生的。  随着对陈寅生史料的不断挖掘,我们了解到,陈寅生也是有收藏癖好的。在中国收藏史上,寅生所处的时代非常特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收藏家,他们收藏过的许多重器堪称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20
陈寅生①是清末的刻铜名家,以秀才身份而业铜,在铜墨盒上书写镌刻,使得文房铜刻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图1),成为当时的京华名物,也使得多年以后,墨盒镇尺等成为人们喜爱的收藏品,成为文房收藏品里的一个分支。...我们是从铜墨盒的收藏中知道陈寅生的。随着对陈寅生史料的不断挖掘,我们了解到,陈寅生也是有收藏癖好的。在中国收藏史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企业与文化 年份:2016
近日,副市长陈寅一行到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工程进行调研,并详细了解了项目进度、运行模式、生态保护等工程建设情况。陈寅同志对工程建设予以了肯定,勉励参建各方再接再厉,...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20
陈寅生(1830-1912),北京人,名麟炳。清代著名的铜刻高手,秀才出身,精书法、擅篆刻,绘画也饶有清趣。其好收藏,精鉴赏,有斋号署“妙严室”“寿金石室”,同治初年起在京师琉璃厂专业刻铜。...后世知陈寅生之名,多是因为其刻铜。当年闻名遐迩的琉璃厂名物“寅生刻”铜墨盒镇尺之属,“足与曼生壶并传,都人士争购之”,百五十年后,如今已成为珍贵的收藏品,成为众多刻铜爱好者的心头所爱。...那么,陈寅生除了刻铜之外,...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企业与文化 年份:2017
2月4日,副市长陈寅一行到城投集团调研,在城投环境集团所属黄浦生活垃圾中转站,实地察看了卸料大厅、中控室和屋顶花园。陈寅同志在了解黄浦中转站的投资运营模式、日常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20
曩年在乡公府上欢晤陈寅生后人,有幸得观陈氏家藏寅生旧物,其中就有一枚寅生自用小印。印为石质,高不足3厘米,印面6毫米见方,刊朱文“寅生”二字。无边款,信是寅生自刻自用。当时摩挲良久,乞允钤拓一纸珍存。...陈寅生在琉璃厂立身谋生,最早的身份或许就是印人。在文献中最早(同治九年,1870)记载陈寅生的钱币学家...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20
陈寅生,晚清著名的铜刻高手,被誉为在墨盒上刻文字、图案的第一人。“凡入都门购文玩者,莫不以有寅生所刻为重,足与曼生壶并传”。陈寅生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先进的商业意识,并与晚清收藏圈交游密切。...陈寅生的高明,不仅是在技法上,更多的是文人趣味的先进,是美术理念的先进,是金石文化的先进。  陈寅生(1830-1912),北京人(原籍大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2016
8月5日,陈寅副市长赴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调研本市辐射环境保护工作。陈寅同志先后察看了辐射应急监测车、辐射自动监测站、辐射环境实验室、应急监测调度平台等,并观摩了搜...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20
陈寅生除了为后世留下许多的刻铜精品,也有篆刻、书法、绘画等作品传世。本文题目中“纸绢书法”的提法,是相对其“自书自刻”“用刀如笔”的刻铜作品而言,指写在纸绢上的书法作品。...笔者收藏文房铜刻十余年,实物收藏之外,也关注文献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对陈寅生的相关资料更是“只言片语”必钩沉耙梳,“片纸寸缣”亦视为拱璧。相对于数以百计的陈寅生刻铜真品,其纸绢书法存世相对稀少。...
[期刊论文] 作者:曹隽平,,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2
中国的刻铜艺术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上溯到商周时代的金文,此后数千年虽然延绵不绝,然直接在铜面上刻书画者罕,这种局面直到晚清同治年间出了个“异军突起”的陈寅生,才使得刻...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20
陈寅生(1830—1912)(图1),北京人(原籍大兴),名麟炳。清代著名的铜刻高手,被后世称为在墨盒上刻文字、图案的第一人。其秀才出身,精书法、擅篆刻,绘画也饶有清趣;好收藏,精鉴赏。...陈寅生刻铜(图2),自书自刻,故能入妙,由此知其极擅书法,诸体俱佳。目前发现的陈寅生纸绢书法作品有多件,最早的是其24岁时所书(图3),最晚...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未君,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18
谈起陈寅生,会或多或少地提起鲍康。陈寅生青史留名,除了刻铜技艺高超、顺应时代的需求,也和鲍康的欣赏推介有关系。后世称引寅生,最津津乐道的金句“足与曼生壶并传,都人士争购之”,最早即出自鲍康。...辑佚钩沉有关陈寅生的文献记载,鲍康编著的《观古阁丛刻九种》(图1)是重要线索之一。鲍康富收藏,广交游,承家学谙辞章法度,循礼义守官场规仪,学风严谨,文笔...
[期刊论文] 作者:周继烈,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2019
编者按:周继烈先生是铜刻文房收藏的开山者,近年著述之余,时有诗作,有咏陈寅生诗多篇,言之有物,堪称“诗史”。惜珠散于“乡音室博客”中。今征得先生同意,略作輯选,以飨读者。  ...一、癸巳清明访陈寅生前贤故居  陈麟炳,号寅生。清道光十年(1830)庚寅三月初一日生于北京,壬子(1912)三月初七日卒于北京,享年八十三岁。...
[学位论文] 作者:张彩霞, 来源:河北大学 年份:2012
陈寅烙是享名中外的史学大师,他自幼聪颖好学,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幼承家学,博览群书,先后游学东西洋十余年,深通二十多种中外古今语言。陈寅烙在史学匕的贡献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
[期刊论文] 作者:赵国强,, 来源:上海档案 年份:2013
3月21日,杨浦区委书记陈寅、副书记于秀芬到区档案馆调研档案馆新馆的建设情况。陈寅一行视察了区档案馆新馆的利用服务大厅和部分技术用房,并提出要求。杨浦区档案馆新馆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寅生,, 来源:当代油画 年份:2016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