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万辅彬,陈久金,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1964年陈久金先生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天文学史的研究工作.到了1976年,陈先生转向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开辟了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万辅彬(问),陈久金(答),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1964年陈久金先生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天文学史的研究工作.到了1976年,陈先生转向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开辟了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
[期刊论文] 作者:韦丹芳,,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陈久金先生1939年生于江苏金坛县,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陈久金, 来源:寻根 年份:1998
阏伯与火星台陈久金一河南商丘县城西南有一座火星台。火星台高10米,周长约330米。在台顶建有一座庙宇,称为阏伯庙,也叫火神庙。现存的阏伯庙,并不是最早的建筑。宋《挥麈后录》载:“太...
[期刊论文] 作者:薄树人, 陈久金,,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2004
我们发表了薄树人和陈久金...
[期刊论文] 作者:何幼琦,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1
陈久金同志坚持《五星占》是天象实录的观点。下面我再就有关的若干问题,分别说明个人的意见。 (一)“岁星纪年是十二岁一周”么? 任何学术讨论,都必须遵循概念准确的逻辑准则,否则就会脱离实际,流为空谈。...陈久金同志把历学的“岁星纪年”和天学的岁星公转周期划分得不够清楚,又将时间方面的“十二岁小周”...
[期刊论文] 作者:阿苏大岭, 马立山, 金古五斤, 彭强兴,,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84
1982年,刘尧汉、陈久金、卢央发表《论彝族太阳历》和《世界天文历上具有特色的彝族太阳历》等文章,介绍了彝族古代曾经使用过一年为十个月的历法,并论述了它在历法史上...
[期刊论文] 作者:夏经林,,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92
由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主编,陈久金、周常林、林文照、华觉明为副主编的《中国科技典籍通汇》,将在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约4000万字,已被列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3
刘尧汉、陈久金、卢央合写的《从彝族十月太...
[期刊论文] 作者:田松,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5
《星象解码一引领进入神秘的星座世界》,陈久金著.群言出版社.2004年5月,定价48元。 顾名思义,这本书是关于星空的。小时候唱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其实不但数得清,而且编了号,起...
[期刊论文] 作者:杨照辉,,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7
读了一九八五年刘尧汉、陈久金二同志《汉代‘白狼夷’的族属新探》(见《西南师范学院学极》1985年第4期)一文后,觉得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一些历史文献、地理分布、民...
[期刊论文] 作者:林敏, 来源:文献 年份:1985
【正】 陈久金、卢央(彝)、刘尧汉(彝)三同志合著的《彝族天文学史》,最近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的出版,将对我国自然科学历史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有着重要价...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宝,冒蔚,鲍梦贤,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星象解码》是陈久金先生集毕生研究积累的重要著作,它虽然是介绍星空知识,却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天文学史乃至整个科技界开创了研究的新领域,值得称道。本...
[期刊论文] 作者:梦蝶,,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6
由著名学者刘庆柱、陈久金、赵永恒任科学顾问,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先胜著《中国远古纹饰初读》《中国上古纹饰初读》先后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两书...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科技史杂志 年份:1985
【正】 由汉族学者陈久金、彝族学者■央、刘尧汉合著的《彝族天文学史》一书,1984年4月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的天文学史专著。这本书以人们从未...
[期刊论文] 作者:杜升云,,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4
陈久金先生的新著《回回天文...
[期刊论文] 作者:潘鼐,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85
【正】 最近有一部《彝族天文学史》问世,著者系陈久金、卢央和刘尧汉,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的专著。此书全面地探讨了彝族先民数千年来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内...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义斌,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21
五行理论经过几千年发展,已深植中国文化传统.但行至于今,原始本义已模糊不清.前辈陈久金先生通过彝族十月历对五行本义进行了论证,但由于引用文章相对古奥,先生研究成果并未...
[期刊论文] 作者:唐楚臣,,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94
从羲和“生日”探索十月太阳历产生的时代唐楚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卢央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久金三位学者携手合作从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任浩,姚春鹏,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7
陈久金等学者发现了彝族地区使用的一种叫十月历的历法后,大衍之数是"五十"还是"五十五"之谜才得以解决。十月历是彝族使用的一种历法,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十个月,共三百六十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