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徐祥玉,,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20
人类农业活动被认为是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水热等自然因子、碳氮等土壤因子、管理措施和利用方式等人为因子均会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影响。中稻是...
[学位论文] 作者:徐祥玉,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2006
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营养遗传特性,充分挖掘其本身利用养分和水分的潜力,培育或选用那些对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高的基因型品种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投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择在本地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中有代表性的10个玉米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徐祥玉,张慧勇,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徐祥玉,张慧勇,,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1999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也极力主张要教会学生阅读。下面所说的“十目一行”与“一目十行”就是两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所谓“十目一行”就是慢读...
[会议论文] 作者:徐祥玉;袁家富;赵书军;,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8
通过设置不同施肥方式研究了烟株氮、磷、钾累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内三种施肥方式烟株养分吸收累积基本一致,移栽后30~63 d烟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累积方面提前施...
[期刊论文] 作者: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生秀,,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9
在黄土高原南部的红油土上,以陕单16、陕单9号、户单4号、陕资1号、掖单19号、中单2号、豫玉22号、陕单902号、农大108号和户单2000等10个当地常用的夏玉米品种为试材进行田...
[期刊论文] 作者: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生秀,,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10
在黄土高原南部的红油土上,以陕单16(SD16)、陕单9号(SD9)、户单4号(HD4)、陕资1号(SZ1)、掖单19号(YD19)、中单2号(ZD2)、豫玉22号(YY22)、陕单902号(SD902)、农大108号(ND108)和户单2000(HD200......
[会议论文] 作者:熊又升,刘威,张旭,徐祥玉,袁家富,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9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分析化学技术的进步,植物在17 种必需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些营养元素,它们对某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或者是某些植物种类、在......
[期刊论文] 作者:徐祥玉, 樊俊, 王瑞, 陈红华, 卜贵军,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22
通过大田高密度取样对来凤县主栽雪茄烟品种监测干物质累积与氮、磷、钾分配研究,为后续合理施肥和产质量调控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雪茄烟干物质和养分累积遵循“S”型曲线,养分吸收累积速度慢于干物质累积。干物质和养分累积在移栽后30~60 d最快,其中移栽后50~60 ......
[期刊论文] 作者:熊又升,袁家富,杨涛,徐维烈,徐祥玉,,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研究了长期植棉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相比,能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世清,李生秀,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06
选择陕西关中地区推广的10个玉米杂交种,在施氮和不施氮处理下对其产量、不同器官对籽粒氮转移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10个杂交种进行分类并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品种,对各器官......
[期刊论文] 作者:赵书军,陈红华,李锡宏,袁家富,徐祥玉,, 来源:中国烟草科学 年份:2011
通过土壤与烟叶对应取样研究了恩施烟区土壤总硒的分布特征和烟叶硒与土壤硒的关系。结果表明,恩施烟区土壤硒有98%以上的区域处于"足"和"富"以上的水平,平均含量达到了(0.63...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敏敏,徐祥玉,张志毅,熊又升,袁家富,,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5
冷浸稻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低产稻田类型之一,近年来抛荒严重,而抛荒对冷浸稻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以连年种植的冷浸稻田(CWC)、抛荒3年的冷浸稻田(CWA3)和抛荒6年的冷浸稻田(CWA6)为对象,分析抛荒后冷浸稻田土壤团聚体特征以及有机碳稳定性,以期......
[期刊论文] 作者:王娟,熊又升,徐祥玉,袁家富,张志毅,,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4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普通稻田(GPF)、撂荒复耕冷浸田(RCWPF)和冷浸田(CWPF)的CH4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3种稻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峰值均出现在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熊又升,熊汉锋,邵一平,徐祥玉,徐大兵,,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根据鲜食玉米营养特性和新型肥料的供肥特性,设计施用氮磷钾养分总量360 kg/hm^2为适宜用量的中心项,并采用不同新型肥料(缓控释肥料和生物有机专用肥)一次性施用技术,与常规化...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毅,熊又升,徐祥玉,袁家富,黄丽,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16
研究垄作免耕对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的影响,同时对比不同起垄高度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差异,旨在为冷浸田土壤改良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该研究以湖北冷泉烂泥型冷浸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垄作免耕田间管理方法,设计平作(CK)、......
[会议论文] 作者:徐祥玉,张敏敏,张志毅,熊又升,袁家富, 来源:第七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冷浸稻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低产稻田类型之一,近年来抛荒严重,本研究以连年种植冷浸稻田、抛荒三年冷浸稻田和抛荒6 年冷浸稻田为研究对象,以普通稻田为对照,分析冷浸稻田土壤团聚体特征以及抛荒对冷浸稻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佀国涵,彭成林,徐祥玉,徐大兵,袁家富,李金华,,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7
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以涝渍水田为基础,以种稻为中心,稻草还田养虾为特点的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通过10年(2005—2015年)定位试验,以中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0-10...
[期刊论文] 作者:彭成林, 袁家富, 赵书军, 佀国涵, 李金华, 徐祥玉,,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刘威, 熊又升, 徐祥玉, 黄修荣, 贺文杰, 周剑雄, 袁,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18
为实现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采用稻麦轮作两季作物大田试验,探讨不同减量施肥模式对轮作体系周年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以及等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