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JY24菌株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发酵工艺优化及催化转化

来源 :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微生物菌株β-D-葡萄糖醛酸苷酶产酶数量和活性,缩短发酵产酶时间,对一株鸡源饲用枯草芽孢杆菌JY24菌株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发酵工艺和初步催化转化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JY24菌株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产酶条件及培养基成分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分析,采用HPLC法对酶催化黄芩苷转化试验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鸡源饲用枯草芽孢杆菌JY24菌株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最佳产酶条件:发酵时间42 h,发酵转速240 r/min,装液量10%,培养基初始pH
其他文献
基于2016~2020年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PM2.5、PM10、SO2、NO2浓度监测数据,选取了4个经济较为活跃的典型沿海城市(天津、青岛、上海、宁波),从地理位置、气候、产业结构、交通运输、GDP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地理位置和气候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存在影响。北方两城冬季PM2.5、PM10和SO2浓度均高于南方两城,其中2020
从昆虫降解塑料这一关键点出发,综述有关昆虫种类、取食降解塑料机制及其研究方法。发现国内外共有14种昆虫可取食塑料,其中某些昆虫对塑料的降解是其肠道微生物的作用,目前对昆虫降解塑料的研究方法包括产物分析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细菌培养法和宏基因组学法。展望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利用昆虫降解环境污染物提供依据。
在重金属中,镉、砷和汞被列为农田中对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最有害的污染物。大米是人类的主食,由于生长期较长,易吸收和积累土壤中的重金属。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适量的硒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阻控水稻对其他重金属的吸收,近年来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综述了硒对镉、砷和汞在水稻体内吸收转运影响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硒缓解镉、砷和汞对水稻胁迫的机制,以期为降低水稻中镉、砷和汞含量、提高硒水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措施。
为让非生物专业学生了解身边有益及有害微生物,重庆大学开设了通识课程“身边的微生物”。针对学生无生物学背景,课程内容弱化专业知识深度,主要以不同领域中微生物应用案例为主线,涉及医学、医药、食品、农业和环境等5个领域中常见微生物。在教学模式上采取课内外实验、课堂讨论、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形式,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考核采用多位一体方式,考核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评教结果显示,课程无论从内容设置及教学模式上都深得学生喜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