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降解塑料的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来源 :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昆虫降解塑料这一关键点出发,综述有关昆虫种类、取食降解塑料机制及其研究方法。发现国内外共有14种昆虫可取食塑料,其中某些昆虫对塑料的降解是其肠道微生物的作用,目前对昆虫降解塑料的研究方法包括产物分析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细菌培养法和宏基因组学法。展望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利用昆虫降解环境污染物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稀土钇矿原地浸矿工艺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自然土壤法研究了稀土钇和硫酸铵(浸矿剂)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稀土钇及硫酸铵单一染毒均为低毒性,14 d对蚯蚓的LC 50值分别为1216.57 mg/kg、4293.53 mg/kg;在硫酸铵浓度高于4400 mg/kg的条件下,稀土钇毒性明显增加并产生协同作用;于食物链底端的蚯蚓对稀土钇具有富集性,可能造成食物链的逐级富集。
目的对比瘢痕内曲安奈德(TA)注射、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UPCO 2)及两者联合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老年H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TA组、UPCO 2组和联合组,其中TA组患者接受瘢痕内TA注射治疗,UPCO 2组患者接受UPCO 2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瘢痕内TA注射联合UPCO 2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瘙痒评分变化情况,治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双塔双循环技术内部浆液循环和塔间水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洁的双塔间浆液循环方式,并应用于山西某2×350 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结果表明,一级塔设计脱硫效率87%,二级塔设计脱硫效率97%,简化设计的同时提高了备件替换性;通过设计液位差和强制循环泵建立双塔间浆液循环;一级塔浆液通过浆液循环系统分流至二级塔,二级塔过剩的浆液溢流回一级塔,形成双塔间水平衡体系。187 MW和290 MW两种工况下,启动浆液循环系统后4层喷淋即可达到99.81%的脱硫效率;相对于双塔系统中两
采用便携式非甲烷总烃测试仪对济南市重点VOCs排放企业的有组织排放口开展监测,分析了不同行业、不同工艺非甲烷总烃(NMHC)排放特征,介绍了VOCs废气处理技术现状。结果表明:有组织废气NMHC排放浓度≤12800 mg/m3,超标率为11.9%;炼焦工艺排放的NMHC浓度最大,达到了868.25 mg/m3;重点VOCs排放企业废气治理采用活性炭吸附、UV光氧催化的比例较高,66.4%的企业采用组合治理模式,活性炭+UV光氧和吸附脱附+燃烧组合工艺的应用比例达
目的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椎-基底动脉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100例诊断明确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择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2组人员治疗前后的椎-基底动脉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搏动指数(PI),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眼动脉的PSV和阻力指数(RI),从而观察目标治疗前病例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椎-基底动脉
目的研究鼻咽部分泌物和外周血EB病毒(EBV)-DNA检测在鼻咽癌分子诊断中的作用和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鼻咽癌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鼻咽癌患者56例,非鼻咽癌患者40例,分别检测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和外周血EBV-DNA项目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鼻咽癌组鼻咽部分泌物EBV-DNA阳性检出率(94.6%)和外周血EBV-DNA阳性检出率(75.0%)均明显高于非鼻咽癌组(47.5%和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基于2016~2020年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PM2.5、PM10、SO2、NO2浓度监测数据,选取了4个经济较为活跃的典型沿海城市(天津、青岛、上海、宁波),从地理位置、气候、产业结构、交通运输、GDP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地理位置和气候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存在影响。北方两城冬季PM2.5、PM10和SO2浓度均高于南方两城,其中2020
在铁皮石斛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出20个铁皮石斛TIFY(DoTIFY)基因。根据铁皮石斛、拟南芥、水稻、向日葵、陆地棉中TIFY的系统发育分析,将DoTFY分为4类:JAZ、PPD、ZIM和TIFY。铁皮石斛原球茎发育5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表明,有11个DoTIFY基因有差异性表达,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发育。进一步对其中4个DoTIFY基因qPCR分析,DoJAZ3、8、5和DoJAZ6的表达水平在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发育的P1~P7时期显著增加,表明它们可能在P1~P7时期中起作用。研究结
潘氏细胞是重要的微环境信号分子提供者,可为小肠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ISCs)提供Wnt、Notch、EGF、mTORC1等相关信号因子,维持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平衡。对潘氏细胞提供ISCs微环境信号因子,以及潘氏细胞相关信号因子变化导致的小肠上皮稳态失调进行概述,旨在为潘氏细胞和ISCs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思考,为相关小肠上皮稳态失调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从谷氨酸棒杆菌CGMCC1.15647基因组中鉴定蛋白丰度最高基因的5′UTR(5′-untranslated region)及其下游序列,并利用这些5′UTR及其下游序列与两种高强度启动子P H36和P tac组合分别构建一系列单顺反子和双顺反子表达载体。5′UTR及其下游序列显著提升启动子的表达强度,其中表达强度最高的pTac-B2826-EGFP荧光强度是阳性对照pTac-Positive的3.6倍。使用筛选的增强型表达载体在谷氨酸棒杆菌中成功地表达VHH蛋白(variable domai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