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桥上无缝道岔结构力学状态预测方法

来源 :铁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保证高速铁路桥上无缝道岔的长期安全服役,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轨道结构力学状态预测方法.通过监测数据特征分析,对原始气温数据序列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遗传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气温最优序列为输入,预测三项影响结构健康状况的状态监测指标.通过对比不同气温输入形式和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验证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预测值与监测值较为吻合,预测平均绝对误差相较其他模型降幅达39.48%,均方根误差降幅达29.10%,误差标准偏差降幅达10.92%;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小,预测结果稳定可靠,能够为轨道结构力学状态的准确预测和安全隐患的及时预警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寒区高速铁路路基保温防冻胀材料(EPS板、XPS板、PU板等)耐久性差及局部保温措施效果不佳的不足,提出一种掺加粉砂的粉煤灰-水泥基泡沫混凝土作为路基保温型高强材料,将其施作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及两侧边坡之上,形成一种新型的寒区高铁全断面保温路基结构.首先,以掺量比例为试验变量,采用冻融耐久性试验、抗压试验、抗折试验、导热系数测定试验等手段,综合分析泡沫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性能最佳的掺量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全断面保温路基结构的抗冻胀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泡沫混凝
目的 鉴于葛根黄酮类成分间溶解性与渗透性的自调节作用,以泊洛沙姆407(Pluronic F127,F127)和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脂(Solutol HS15)为载体材料制备共载葛根素与大豆苷元的聚合物混合胶束(puerarin and daidzein co-delivery polymer mixed micelles,PD-FS/PMMs)及其冻干粉,以实现同源成分共载.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PD-FS/PMMs,以胶束稳定性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处方工艺优化;应用核磁共振氢谱、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激
目的 研究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评估了从苦参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1个化合物对人乳腺鳞状癌HCC1806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肺癌A549、H1299和H460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从苦参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3,3-dimethylallyl)
为明确盾构隧道纵向接头在地震荷载下的受力特征,采用子模型法建立基于实际工程的接头细化模型,研究地震动不同激励方向下纵向接头的细部受力变形特征,并以破坏试验的方式对数值结果进行验证.数值及试验结果显示:地震动沿隧道纵向及横向激励时,两种工况的受拉危险区受力特征相同,均在手孔、接缝面及套筒周边出现最大主应力集中区,套筒周边出现最大主应力极值,且纵向激励作用下接头受力更加危险;破坏试验中,当管片结构破坏时,螺栓未屈服,最大破坏区域出现在套筒周边邻近外表面的接缝面处,手孔区域有轻微裂纹产生;内外表面混凝土应变相对
以西部某地区铁路高填明洞二次回填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泡沫轻质土作为回填材料,按等质量置换原则进行二次回填,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合理泡沫土回填范围和开挖置换深度,结果表明:利用轻质泡沫土对既有高填明洞顶部按照等质量置换原则在一定范围和开挖置换深度下进行二次回填,其结构位移、应力、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要求.开挖回填轻质泡沫土范围越大,下挖置换深度越小,竖向位移值越小.泡沫土回填范围角度0°、30°且下挖置换深度较大时,拱顶和墙脚位移超过允许值,此时会影响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各种情况组合计算下,泡沫土回填范围角度45°,
目的 研究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现代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进一步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析和计算电子圆二色光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确定其绝对构型;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胃癌HGC-27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
智能位移反分析作为计算模型参数辨识的一种方法在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现阶段智能位移反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一维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多输出的损失函数,建立了隧道工程围岩位移反分析的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MSVR)模型,该模型将多个输出变量统一建模,解决了位移变量间的相关性问题,并引入免疫克隆选择算法(ISCA)与其耦合,形成免疫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ICSA-MSVR)算法.在样本训练过程中采用免疫克隆选择算法自动搜索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参数以建立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与位移之间的免疫多输出
以铁路IFC国际标准项目为依托,研究了铁路信号IFC数据需求、编制过程,以及UML建模目的;从类、属性、关系3个核心要素方面举例,阐述了从数据需求到UML概念模型的技术流程;提出了基于IFC的铁路信号UML建模内容和方法,并分别从实体构件、空间结构、线性定位3个方面对铁路信号UML建模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了铁路信号UML模型的应用思路和IFC扩展方式,完成了 IFC国际标准在铁路信号系统的扩展.研究表明,该UML建模及应用方法不仅适用于铁路信号系统,同时也适用于铁路工程的其他领域,可以为今后铁路BIM数据存
对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运行文件进行分析不仅是监测LKJ硬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还可对一些常见的数据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距离、线路限速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读,研究运行文件与LKJ数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总结分析思路,对现场人员处理类似故障有一定指导意义.
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通过对气象状况、行车计划、道岔状态、钢轨温度和融雪效果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智能运算,对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了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由“粗放型控制”向“精准化控制”的提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耗电,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抵御冰雪灾害天气的能力,为中国铁路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