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舞蹈选修课教学的特殊性

来源 :中州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jewe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育院校中开设舞蹈选修课,将传统的舞蹈专业教育推广到高校的普及性教育,这是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体育学院舞蹈选修课教学的特殊性,以特殊性为基础,注重深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宽度。以形体训练、舞蹈学习、理论知识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信心、教师的耐心、兴趣教学、因材施教等为训练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达到体育学院培养拥有体育技能的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院校;舞蹈选修课;教学;特殊性
  1 前言
  在当今时代,舞蹈教育已经逐渐被普及化,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按照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许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舞蹈选修课。但就体育院校来说,开设舞蹈选修课,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它面对的学生来自学校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文化基础和不同的舞蹈基础,这样在教学训练方法上,就不能按照我们所学习的教学法和高等艺术院校作一样的课程安排,需要独立为此类学生编排适合他们的训练内容。因此,在以特殊性为基础的前提下,应结合实际情况,以体育学院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的。
  2 体育院校的舞蹈选修课现状
  2.1 课程目标
  体育院校的舞蹈选修课本着培养学生对舞蹈基本认识和技能的教育,强调舞蹈教育的基础性、广博性和包容性。舞蹈选修课对学生的教育应注重以艺术素养的提高和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进行教学。
  2.2 教学对象
  体育学院舞蹈选修课教学对象是来自学院各个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基本没有什么舞蹈基础,有的甚至从未接触过舞蹈,并且自身素质方面的条件差异特别大,因此教育难度非常大。
  2.3 教学资源
  舞蹈选修课使用的基本教学设施比较简陋,舞蹈教室无论在面积上还是在配套设施上都与上课学生的人数不相适应,从教学管理上来看,舞蹈选修课程的管理较必修课来讲相对混乱,缺乏专业科学的监管,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有很大的随意性。
  3 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舞蹈是一门特殊艺术。舞蹈教学过程和普通教学过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构成了舞蹈教学过程独有特点在一般专业院校里,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已经有了很深厚的舞蹈功底,大学里基本就是对各方面能力的再提高。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各专业学生而言,对舞蹈的了解比较少,基础也比较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找出适合没有基础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3.1 形体训练
  主要以训练形体为主。不要过多追求软开度、技巧,尽量避开学生生理条件的制约。一般进入大学时,学生平均年龄一般为19-22岁,这个阶段骨骼、肌肉、身体素质各方面已经逐步成型。所以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形体、气质方面的训练上。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就是形体、气质、修型。通过把上练习一些简单的站姿、蹲、擦地、小踢腿、简单的控制等,地面主要练习站姿、手位、脚位、舞姿、呼吸、跳等组合,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基本形态、舞蹈姿势、动作舒展性,使他们的身体协调、灵活、规范,并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至于技术强、难度大的舞姿、技巧,我们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调整。
  3.2 以两大舞种为主
  第一,民族舞。汉、藏、蒙、维简单舞蹈组合练习,以掌握风格性为主。因为学生对民族舞接触得比较少,所以要先让学生对各民族地域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从各民族基本体态入手,学些动律、步伐、手位脚位,利用一些道具学习一些比较典型、民族色彩浓厚的舞蹈组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把舞蹈的难度降低,增强表演性。比如藏族舞,可以先学习呼吸、颤膝、然后学习踏步、摆步、撩步等步伐,手位以学习单臂袖、扬手等单一动作为主,最后学习一些孔雀吃水,库玛拉等小舞蹈,如果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可以降低难度。在编排上可以加入一些队形的调度,增加学生的兴趣。
  第二,流行舞。在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社会里,流行舞进入高校、进入大学生的课堂,无疑是个好的选择。流行舞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好训练的。流行舞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舞种,以休闲、放松的舞蹈感觉为主,加上动感的音乐,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因为流行舞的技巧性不强,所以很适合普通高校作为课程选择。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富有动感的舞蹈,运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跳跃的舞步、大幅度的身体摆动、节奏感强的音乐,编排一些轻松明朗、情感积极、反映当代大学生青春朝气的舞蹈。
  3.3 理论知识
  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特点就是专业技能较差,理论知识普遍较好。所以更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舞蹈概论、舞蹈史学、舞蹈教育、心理学为主。舞蹈作品赏析、舞蹈美学等为辅。在学生具备一定能力时,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实践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理论方面的论文比赛,以起到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4 结合实际情况,找出适合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在训练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培养学生自信心
  训练时,由于基础差,学东西慢,导致学生变得胆怯,不自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尽量采用有趣生动,表扬、鼓励的语言,来消除学生紧张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具体掌握情况,来制定推课进度。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吸收,可以慢慢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4.2 教学要有耐心
  学生学习上遇到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地指导,然后找出问题纠正问题。比如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整体协调性不好,做动作僵硬,接受能力表现能力差等问题。教师可以用一些比喻性强、生动有趣的语言,借助一些音乐道具,耐心地带领学生多学多练。这样也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感,增强学生表现力。
  4.3 注重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培养兴趣的重要性。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和信心,学习上自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兴趣,老师又是关键。上课时,可以让课堂尽量保持轻松的气氛,教师要保持微笑,利用比喻、幽默生动的语言使学生进入轻松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多用鼓励、赞美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起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学生对自己有了肯定和兴趣后,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所学专业,增强求知欲。这样,学生的兴趣更可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老师又把知识最大幅度地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相互的影响中,共同进步。
  4.4 因材施教
  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以普遍学生的能力基础作为训练的标准。基础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解决形体、自身控制力、模仿能力等为主的训练内容。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在原基础上加大难度,加入一些技术技巧、软度控制、成品舞蹈等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但是在定向培养学生的同时,不能因为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导致对学生关注度的改变,不管每个学生基础如何,教师都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平等对待,因材施教。
  4 在注重深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宽度,培养综合性人才
  (1)舞蹈的专业学习必须经过严格基本功训练,有一定质和量的积累,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既然没有专业的基础,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培养综合性人才上,即注重宽度上。我们可以把课程设置多样化,使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淡化技术难度,强化概念意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摄取更多知识。
  (2)就学生情况而言,想要尽可能地做到内容多样化,就要把课程内容简单化。不要求专,但是要求涉及面广。实践上,掌握基本的形体、舞姿、舞种的风格性和简单的舞蹈组合,并有一定驾驭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打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创作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较宽的学习范围也可以使学生增加兴趣,减少厌恶感。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3)我们主要的培养方向是拥有体育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此类学生的特点是知识面较宽,综合能力较强,涉及专业领域跨度大,文化层次较高。对于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今后就业时选项也会变宽。针对体育院校来说,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所以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教学目的是十分可行的。由于学生条件能力有限,无法在教学内容上深入进行,所以以宽度为主,把学习的内容范围放宽,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能力问题,又可以使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得到拓展和锻炼。
  6 结语
  俗话说“体育艺术不分家”。在体育院校开设舞蹈选修课,会很好地为我们的艺术教学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带动自身专业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的教育问题,应该按照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即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体育院校的舞蹈教育,应当遵循以特殊性为基础,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综合以上几点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综合能力强的新一代大学生。
  (责任编辑:陈 )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上海某高职的教学现状和改革发展的目标,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090-01    1 会计行业分析  (1)行业的优势和威胁。财会行业一直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统领各项工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增进竞技能力,且可以增强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适应性,扩大就业途径,并得出加大运动训练体制的改革力度、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加大对退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再教育等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运动员; 文化素质  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包括身体、心理、技
【摘要】文化是体育的灵魂,文化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缺失文化的体育是残缺不全的,甚至会导致运动者的畸形发展。2013年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完善前期发展,承上启下完成目标的一年,它的主题就是“保民生、促和谐”,而体育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本研究从体育文化的内涵出发,论述了体育的文化价值、表现形式以及社会转型期的体育文化建设,旨在更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些年来,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就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青少年学生犯罪现象依然令我们十分担忧!如何进一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心包积液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我院行胸腔镜治疗心包积液手术3例。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并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术前建立足够
随着移动设备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手机平台上为用户提供诸如自主移动学习系统之类的各种增值服务已成为移动市场的一个新的发展热点。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
【摘要】体育教学是有目的性、有指向性的育人活动,提高其有效性势在必行。本文将“体育教师” 和“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双主体”进行论述,不仅超越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客体”模式,还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探索体育教学本质,揭示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现体育教学双主体的有效互动,进一步深化我国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体育教学;双主体;有效互动  1前言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
本文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再生铜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及可交易产品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再生铜产业价值链,以期对提升再生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