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着你的悲伤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aso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方方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已是凌晨时分。这一夜再无安宁。失眠中我确认了一个事实:那不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那雾霾一般弥散性的浓重悲伤,吞噬了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涂自强,也笼罩着你、我,我们所有的人。
  小说从山村青年涂自强的失恋切入。一纸录取通知书成为楚河汉界,阻隔了他和落榜的女友采药,后者因此赋赠别诗云:“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谶语一般的诗句本是女友一己的无奈,却主旋律般自始至终回荡在小说顺畅的叙事中,缠绕在主人公短暂而多艰的生命历程中。分手的沮丧很快被对“不同的人生”的憧憬所抵消。涂自强的背景如此不堪:父亲老实巴交,母亲长年被灶柴熏得“眼泪哗哗地往下垮”,二兄一姐因为贫困相继去世、失踪;他的村庄因为“朝中无人”,凡有争执,总是利益受损的一方……因此他太需要“逃异地、走新路”了。为了凑足学费,涂自强早早便背着沉重的家世和偌多的期望一路打工,奔向他的大学。他沿途种下热情,收获善意,帮助他人,也得到他人的帮助和相应的报酬,汗水和笑容书写着他积极务实的人生态度和乐观阳光的心理状态。
  在大学,捧出一堆汗湿的零钞交学费、在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等种种令同学匪夷所思的行为,自然将他归入另类。不过他很快凭着真诚化解了尴尬,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了集体。他在食堂帮厨,做家教,做一切可能得到的工作,挤出所有的零碎时间刻苦学习。如果早三十年,甚至只要二十年,涂自强都可能凭着他的刻苦勤奋博一个说得过去的前程,但他显然迟到了许久,正如他的同舍生赵同学所言:“现在的社会,没有人际关系,个人奋斗到死,也没什么用。”
  危机与转机,有时只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涂自强的危机被赵同学瞬间拆解组装成转机:考研——读博——留校——当教授,这个四部曲式的海市蜃楼是涂自强多舛命运中仅有的微弱火光,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用手心拢住的摇曳的火苗。为了这团朦胧的火光,涂自强变身学习狂人,疯狂到感动了严谨的专业老师,给出“只要分数上线就一定招他”的承诺。然而这光亮还是太娇嫩了,不足以点亮黯淡的人生,命运的大手一挥,它脆弱地摇晃几下,便归于寂灭。考试前夕,父亲因乡土社会的不公而自杀,几近崩溃的涂自强错过了此生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此前,一穷二白的主人公尚且拥有希望;此后,在城市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的涂自强一如既往地勤奋、节俭、善良,希望却渐行渐远。他在命运之路上加速滑行,向下,向下,直至万劫不复的深渊。高中时代一次寒夜如厕落下的病根,在长期的贫穷和苦难中发酵,竟然演化成“肺癌晚期”的一纸诊断,犹如一记重锤击碎了他的赤诚,也终结了他遥遥无期的奋斗之路。
  检视涂自强走过的路径,每一个脚印都踏实、认真、沉稳。他拥有的那些为人称道的主流品质却没能帮助他楔入社会的齿轮,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从最初兴高采烈地投奔城市和希望,到最终万念俱灰重走来时路,“回过头拾回脚印”,“一步一步走出这个世界的视野”,他所有的努力其实都在印证采药的魔咒。山沟里的孩子无法走出苦难,他无论怎样奋斗都不过是在延续那里的狼藉……关汉卿塑造了一个善良美好、毫无过失却遭逢奇冤的窦娥,将矛头直指社会这个悲剧的根源;方方笔下的涂自强一样善良美好、毫无过失,因而他的悲伤绝不仅属于他个人,而是折射着物质丰饶的当代社会在精神价值层面的严重缺失。如果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让阶层固化现象愈演愈烈,让一个自强不息的青年每一次奋争都只是更靠近毁灭,那么,这个时代和社会一定已虚火旺盛、疾病缠身。
  方方不是悬壶济世的医家,亦非除暴安良的侠客,她只是具备着很多作家所缺失的担当现实的勇气,她只是不避淋漓的鲜血,用绵密的文字将个人的悲伤和时代的悲怆一并呈现,以期引发人们的思考,或者“引起疗救的注意”。从《风景》到《万箭穿心》再到《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皆然。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我在想,如何为自己的观感写下第一句话。第一句,类似于涂抹在画布上的第一笔。面对画布那种浩瀚的无命运的空,甫一落笔,某种宿命就被唤醒了。犹疑,在于对画布上那种空的敬意,在于对自我霸权的取消,谦卑。我不知道德安在涂下他的第一笔时,是否也会心存犹疑。他不是个迅疾的画家,不确定,也不会胸有成竹,那么地有把握。他似乎对什么都不太有把握,无论是写诗、作画,还是面对人群和世界。他对一切目的性都无把握,但他相信过
我是《科学美国人》杂志总编辑兼高级副总裁,《科学美国人》是一本美国连续出版历史最久的杂志之一,创刊于1845年,适逢美国工业革命时期。为了推动创新,我刊在1850年建立了美国专利局第一个分支机构。  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来过我们的办公室,其中包括电报发明者塞缪尔·摩尔斯以及缝纫机发明者伊莱亚斯·豪。托马斯·爱迪生曾向编辑们展示过他发明的留声机。留声机发出这样的声音:“你们认为这个会说话的盒子怎么样
一本关涉中共党史的出版物,主旋律色彩强烈,入选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番景象却在很多人惯性思维之外:出版后,多次进入各大书店畅销书榜,目前境内外发行近6万册。这本书的名字是《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  对该书的关注与好评,来自多方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读者。该书的“现场说史·搜狐博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访问量高达43万。“不
圣人云:“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就要立事业。俗语说:“人过三十天过午。”是指人生过了一半。看来无论圣训还是俗语,无论积极还是消极,三十都是道坎儿,是道分水岭。那么,已届三十的《博览群书》是要瞻前顾后一番,以利新的出征了。  我觉得中国社会在这三十年间,称得上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一本有很大影响的社科读物,能在其中历经坎坷,搏风击浪走到今天,非常不易。这里不仅体现了编辑们集体的聪明才智,也彰示了他们自强不
有人说,报告文学写人如治玉。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报告文学作家而言,他要有发现玉石的慧眼和高超的雕琢技法,这样才可以挖掘并使用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作品;二是就写作的对象而言,即人物必须要有美玉般的品相和质地,他走进艺术作品所放射的光辉不是外加的,而是他本身所蕴涵的。王国平的报告文学新作《一枚铺路的石子》(原载2013年9月24日《光明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订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1
由于历代音韵不尽相同,故不同时期的吟诵风格各异。古代,对于读书方式的要求极为严谨,并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诵唸经文的。  在书院学馆以及自家书斋唸书时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最基本规矩是双手捧书、二目平视、正襟危坐,这也是学馆中的最低限度的标准读书姿势。  在诵唸古文时,往往还要按照句逗声腔节奏微微摇头,面部表情平和严肃,这也是近代贬义酸书生的“摇头摆尾”。其实此种摇头摆尾正是发自内心的音乐节奏,
编者按 近日,一部《中华史纲》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是一部写给普通读者看的“小书”,全书只有30万字。在30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华五千年历史都写进去,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不是对中国历史有全面、宏观掌握的大手笔,难以成其功。作者是蔡美彪。蔡美彪何许人也?  1995年,《中国通史》出版,全书共十册,其中前四册为范文澜生前完成,范文澜逝世后,由蔡美彪毅然担负起这项未竟的事业,于1995年完成后六册。范文澜是当
两大师同日离世薪火怎传人戚然    7月11日凌晨8时50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季羡林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文字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的《罗摩衍那》,所作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是外语翻译和古籍整理的典范;所著《中印文化关系论文集》、《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是东方学、印度学等领域的经典;《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回忆
一    从一个人可以看一个时代,只要这个人处于时代聚光点下,拉出了长长的身影;从一本杂志可以透视一段历史,只要这本杂志与历史同进退,折射出历史的身影和沧桑。  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当此类角色的,这需要个人特质,还需要时势因缘,只有当两者在交叉点上遇合,才可能成就一时代的英雄人物。自然,也不是什么杂志都能成为历史影本副本的,这里需要的条件就更多了。对一本思想文化杂志而言,至少需要明确的宗旨和方针,需要
马勇是近代史专家,他的言路和思路近年来溢出学院,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近代国史向来跟当代国人的情感认知难解难分,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心中,近代史可以说是屈辱的、蒙昧的、一穷二白的、落后的、黑暗的代名词,相应地,近代史的诸多人物、事件都跟羞辱、愚昧相关。20世纪以来的革命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种中国近代史的“落伍”一类的观念之上,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谈起近代史,仍不免“情何以堪”,为自家的先辈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