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高效”去哪儿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但实践的效果却并不显著。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李凭箜篌引》为例,来谈日常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主要从目标设定、提问方式、小组讨论、内容安排等方面来改进课堂上的一些“低效”做法,以促进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李凭箜篌引》;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的成长是在不断地实践、学习、反思中实现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总是能从别人的课堂上学到很多自身缺乏的东西。本周听了四位老师的《李凭箜篌引》,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在心中默默赞扬她们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有时确实做了很多无用功,也浪费了学生时间和生命。“低效”课堂的表现多种多样,但我们如何将这种“低效”变为“高效”呢?
  一、 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的前提
  《李凭箜篌引》这首诗属于选修,且篇幅中等,如果一课时完成,那么显然课容量是比较大的,我们能达成的目标也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触摸到诗歌的重点及精华是设置目标的基本出发点,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如何鉴赏这首诗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课前预习目标及课堂达成目标:
  (一) 课前预习目标:1.了解李贺生平及诗歌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
  (二) 课堂达成目标:1.把握意象特点;2.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
  重点: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
  将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诗中的情感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带领学生去突破它,是我们整节课的纲领,这样才真正达到了鉴赏诗歌的目的。
  二、 设置有效的问题是“高效”的保证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技能,因此恰到好处的提问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提出合理有效的问题,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主要思考的问题。
  课堂提问应由主导问题和引导问题构成。引导问题主要是起引导作用,将学生一步步引到主导问题,可多次发问。而主导问题是针对教学重点提出的起统领作用的问题,最好不超过两个问题,多了也无法解决。那么如何设置这个主导问题呢?
  (一) 难易适度。大部分同学通过努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二) 贴近生活的提问方式。尽量能具有启发性、趣味性。例如《李凭箜篌引》中,不宜直接问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可以这样发问:1. 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听过的美妙音乐?2. 李贺又是怎样将自己听到的音乐表达出来的?整节课可以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先让学生谈自己会如何描摹音乐,再分析李贺描写音乐的手法,对比之下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诗中的表达技巧,再恰当解析意象特点,从而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幻。
  善教者,必善问。只有慎重对待课堂提问,精心设计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 “小组合作讨论”并非“高效”必不可少的环节
  讨论式教学法古时已有人实践运用,在实行新课标的今天,更是有很多教师把它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很多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效果却不理想,不仅没有起到高效的作用,反倒成为了低效,甚至负效。在这次的四节公开课中,也有教师运用讨论法,但要么是讨论时间短,要么是讨论的结果不理想,要么是参与的人少,总之效果不尽如人意,仿佛讨论环节是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而设置的。那么我们如何设置讨论环节呢?
  (一) 讨论目标设置。讨论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些要提前预设好。提前预设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想好应对策略;预设讨论生成的结果,并据此展开后面的评价活动。
  (二) 理性把握讨论时机。小组讨论只在必要时使用,且要营造讨论的氛围。
  (三) 明确分工,又要懂得合作。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讨论训练,要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尊重别人,以理服人,求同存异。
  (四) 讨论的问题预设要有梯度性、可辨性、必要性。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要尽可能让问题具有一定发散性和开放性而产生辩论的必要,让学生有辩论的冲动,感到辩论的必要性;若非有必要性,还不如不设置讨论的环节。
  四、 “高效”不在“多”,而在“精”
  有些课堂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都是点到为止、草草了事,学生消化不了、似懂非懂。课堂上贪“多”并非我们说的“高效”,真正的“高效”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因此需要我们精心筛选主要内容,确定重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以下几点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一) 诗歌鉴赏是否应该涉及作者情感
  “一枝一叶总关情”,任何诗歌的教学中,对作者情感的探析是必不可少的。在本次《李凭箜篌引》授课中,有三节课没有提到作者的情感,一节课涉及情感,但由于时间关系,展开分析不够深入,而我认为情感解析恰恰是鉴赏这首诗的一个难点。每一首诗都是有感而发,诗中的情感才是最能打动人心并与读者产生共鸣的部分。在《李凭箜篌引》中,有对李凭弹奏技艺的赞赏之情,有对震撼人心的音乐的沉醉之情,也有通过诗歌凄怆激昂的基调隐喻自己人生坎坷的苦涩之情。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情感,才能将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展现出课堂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也非常重要。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作用,教师的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如果教师深情真切,那学生也会变得认真入情;如果教师语气平淡,没有情感,那学生也会死气沉沉。所以要用教师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
  (二) 比较阅读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
  这次的四节课中,都涉及比较阅读,也都是与《琵琶行》《听颖诗弹琴》进行对比,但比较阅读后并没有说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哪里,而只是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我们比较阅读也是有目标性的,我认为比较阅读这三首诗,不是比较音乐的好坏,而是比较三者描摹声音时表达技巧有何异同,這样不仅再一次回归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促成知识的迁移运用。因此,如果通过对比阅读,对课堂所学知识起到复习巩固或加深理解的作用,那么对比阅读才是有效的。
  (三) 学生单独回答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会使其他同学有被忽略感、烦躁感,甚至学生的回答对课堂毫无益处,纯粹是浪费时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
  1. 避免一对一回答模式。一种情况是学生声音太小,像是在给自己作答,其他同学完全听不到,此时可让他再大声重复一遍,或老师帮助复述观点。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答,老师站前面听,像是在给老师作答,单独的师生交流,其他学生完全没有参与进来。作为教师应该避免这种情况,提醒学生要面向全班。
  2. 不要只关注回答问题的同学。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只关注这一位同学,也要留意其他同学的表现,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避免一些学生因为没有被提问而放松了对知识的进一步把握。
  3. 评价要有度。学生回答得好,要及时鼓励,给予肯定,但不能太过,让其他学生感觉你的评价是虚伪的、不客观的,这样反倒会对回答问题的同学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回答不够理想或卡壳,要注意先引导,层层递进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要一棍子打死,或加上一个不满意的表情,这会让你以后的课堂丧失基本的活力。
  以上几点是我在本次听课中的一些反思和感想,希望能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我知道思考是永无止境的,也希望自己能在思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
  房志琴,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中川镇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激发探究兴趣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我们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有效地策划幼儿科学区域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将随意性的“玩”变为有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幼儿认真观察,不断尝试、探究,帮助幼儿建立协作关系,克服活动中的困难,积累操作经验,提高幼儿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使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成为乐事,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发展打
摘要:水至清则无鱼,学校德育工作中,作为德育工作者总是要时时解决各种问题,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清晰性”和“模糊性”的命题。当学生的认知或道德出现偏差时,简单的呵斥和填鸭式的生硬说教,也许会达到了一时的教育目的,但由于其不讲究艺术性,从长远来看治标不治本。其实,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可以使用“模糊艺术”,转换思考视角,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德育实效;模糊艺术;教育  现在有很多教育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先进国家绿色生态农业的成功案例,探索了适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技术,以借鉴与吸取国外绿色生态农业经验及先进技术为目标,介绍了日本绿色生态农业技——EM技术,做小型试验,验证了绿色生态农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可能性。  关键词: 绿色生物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EM技术  一、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需
摘 要:一直以来,探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始终是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不仅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搭建了全新的平台,还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翻转课堂是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加速器”。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摘要: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与指导要设计高效综合探究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反馈总结探究学习效果,确保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本文提出了探究问题模式的教学策略,力求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的不良现状,希望能够与各位教师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探究;现状;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改革提问方式
摘要: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目标, 备受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教师的青睐, 成为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热点。“新课标”已经说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的具体实践中, 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
摘要:通过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小学科研活动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小学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下面就是本次教研活动过程(主持人:付晓辉。中心发言人:付晓辉。活动主题:集体备课“数学广角——集合”)。  一、 教材分析  付晓辉:这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数学广角——集合》。上次已经安排了各位老
摘要:中小学微机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频繁地重装系统,而一个微机室往往都有几十台机器,如何快速批量地完成系统的重装任务是微机室管理者在管理中遇到的最头痛的问题,笔者从个人工作的实际经历介绍了联想网络同传的具体使用,以期给读者带来些帮助。  关键词:联想;同传;微机室;管理  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联想电脑在各个学校的微机教室中占比相当之高。笔者学校四个微机教室是清一色的联想,而且据笔者观察周
摘要:重点探究怎样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提高受教育者学习数学的实际效率并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受教育者养成数学素养。本文分别从巧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学习,获得知识;发挥自主,解决问题;双向协作、理解共容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问题;情境  一、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各学科为了构造高效课堂不断努力。如此看来,构造高效课堂是现在课堂教学的
摘要:散文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且常常与“表现手法”、“表达特色”等词语混用,让学生难以把握。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有必要在对相关考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评讲,才能确保学生在这类题上少失分,不失分。  关键词:散文阅读;表达技巧;考情;学情;讲评  一、 梳理考情  2017年《考试说明》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涉及“表达技巧”题型的查考表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