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二氮嗪(DZ)预处理能否通过上调Akt信号增强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9~10 d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缺氧组(B组)、缺氧+D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氮嗪(DZ)预处理能否通过上调Akt信号增强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9~10 d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缺氧组(B组)、缺氧+DZ 100 μmol/L组(c组)、缺氧+DZ 100 μmol/L+5-羟癸酸100 μmol/L组(D组)、缺氧+DZ 100 μmol/L+LY294002 50 μmol/L组(E组),自缺氧前2 d开始,神经元接受DZ预处理,每天1次,每次1 h.每次实验,每组16孔或2皿细胞,实验重复3次.比较缺氧4 h复氧48 h各组海马神经元的活力、凋亡率、Akt、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程度.结果 缺氧复氧后C组吸光度值较B、D、E组显著增高(P<0.05);其他缺氧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凋亡率较B、D、E组显著减低(P<0.05).C组Akt、Bcl-2表达较B、D、E组强烈(P<0.05),Bax表达则减弱(P<0.05).B、D、E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Z可经Akt信号通路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而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技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27例胰腺癌患者,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62.7岁(43~82岁),其中胰头癌16例,胰体尾癌11例.病灶平均直径4.2 cm (2
目的 通过分析异位ACT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加深对其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2009年确诊的16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异位ACTH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痢(BECTS)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征.方法 对2003年7月-2008年12月在本院癫(癎)门诊就诊的35例BECTS患儿的临床资料、EEG结果、药物治疗
本研究采用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s,DFR)方法对分离自甘肃省鼠疫疫源地的58株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地理分布.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角膜缘缝线法刺激CNV,将15只SD大鼠的角膜作为供体、30只Wistar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直肠癌肠外浸润的判别函数,以期提高结直肠癌肠外浸润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4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49
目的 观察格尔德霉素(GA)对胆囊癌细胞生长、运动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化疗增敏作用.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0、0.0064、0.032、0.16、0.8、4、20、100)×10-6 mol/L浓度梯
目的 观察人丁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膀胱和盆神经节(MPG)之间的神经通路及神经递质性质.方法 8只成年wistar大鼠在体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将辣根过氧化
目的:观察广西桂郁金(GGYJ)的抗肝纤维化(HF)作用。方法:采用sc四氯化碳油溶液造成大鼠HF模型,以秋水仙碱(Col)为阳性对照,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肾细胞癌(RCC)并发静脉癌栓(VT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快捷法检测57例并发或未并发VTT的RCC组织和10例远离